小林製藥是冰山一角?爆「日企陋習」害人命 背後原因曝光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引發食安風暴,釀成5死、逾百人住院,小林製藥從收到通報到實際回收產品,竟花上超過2個月時間,遭砲轟反應太慢。日本資深記者揭露,小林事件曝露出日本企業長期陋習,執著於「查明事實和原因」,對問題產品回收不斷拖延,最終釀成更嚴重的後果。

綜合日媒報導,小林製藥於1月15日開始接獲醫生來信通報,稱民眾服用紅麴保健食品,陸續出現腎臟疾病的問題,之後入院病例不斷增加。小林製藥社長小林章浩於2月6日才得知此事,並已經做好回收產品的心理準備,直到3月22日才宣布回收相關商品,期間拖延了2個多月時間。

為何花了那麼久時間才回收,對此小林製藥表示因為「人力不足」。公司高層渡邊淳還解釋,「由於調查人員有限,且無法確定這些症狀是由該產品所引起的。」

這種說法民眾無法接受,砲轟根本是找藉口,許多專家也批抨小林製藥未即時回收產品,是「致命的判斷錯誤」。

日本財經媒體diamond online報導,資深記者窪田順生指出,這件事反映出日本企業對於危機管理的陋習,認為「確認事實和查明原因」才是危機管理。他們太執著於這部分,除非確認事實、查出原因,否則沒辦法進行下一步,導致各企業在發現問題後,會花上一到二個月進行「調查」,就像這次小林製藥一樣,最後才宣布自主召回。

針對這樣的現象,窪田順生揭露背後四大原因:

1、若不查出原因,客戶會質疑「其他產品也有風險」,影響公司商譽。

2、向地方政府或監管機構說明回收原因時,不可能回答「不知道」。

廣告

3、產品主動回收後,員工向各客戶道歉時,也不能回答「不知道」。

4、社長召開記者會宣布回收產品時,也不能說「不清楚原因」,這樣會造成社會大眾不安。

因此,多數日本企業在產品出包時,都以「調查優先」為主要重點。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2字頭美債好香啊!今年爽降息3碼 這檔殖利率5.5% 有望年漲20%追平股神
居高思危 外資砍5檔AI英業達最慘 這檔低價金控股利看俏買超冠軍 939出師不利遭連4賣
她1檔明牌賠掉300萬!謝金河看台股ETF之亂 嘆:台灣人1習慣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