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專訪】心路…李堅明:我比較憂心的是我們國家怎麼淨零!

「台灣碳交易之父」,對於這個美名,曾經擔任環保署碳交易平台建設計畫主持人的李堅明沒有露出太多喜悅的表情,僅娓娓道出自己過去與政府單位做的努力,然到目前為止,台灣因應淨零,還是先考慮收「費」,「交易」後行,碳排放交易雖已聞樓梯響,始終人都下不來。問題到底在哪裡?

談到20多年來協助政府建構碳排放交易計劃心路歷程,李堅明直言比較擔心國家如何達到淨零。圖/Yahoo奇摩股市
談到20多年來協助政府建構碳排放交易計劃心路歷程,李堅明直言比較擔心國家如何達到淨零。圖/Yahoo奇摩股市

「我整個參與國家碳交易制度,也就是整個國家發展碳交易制度的沿革史,我幾乎都參與到了」,李堅明回顧,1998年時因應政府回應前一年的京都議定書,隔年開啟國家碳交易制度建設時就參與,2005年幫經濟部工業局推動自願性溫室氣體減量,也協助研究國家碳權,後來更與櫃買中心把國家碳交易資訊平台建立起來。2017年更幫期交所完成台灣碳權期貨交易合約規格。

碳費先行、碳交易後行 台灣減碳工具政策大轉彎?

憶起10年前,他也曾參與中國碳交易制度建立,幫湖北交易所規劃碳交易制度,去年連中國在碳交易制度已走向國家化,但台灣始終差最後一哩路。對於這段歷史,李堅明有些失望,因為2015年溫管法通過,但要實施碳交易制度,不只環保署要動起來,金融主事者金管會也得跨部門積極合作。

由於碳抵換專案、先期專案、登錄溫室氣體盤查,都已在環保署體制內建立,他指出,溫管法就是以碳交易制度為主的工具,交易制度是「Cap and Trade」,一個是總量配額、一個是交易,總量是環保署配,交易是金管會,當時兩單位有合作,可是金管會一直站在幕後,雖配合但沒有意願一起進來,這是沒辦法做的。

廣告

而環保署也陷入兩難,一來無法一個單位做,但又得推動,也需有錢去推動,2020年委託倫敦政經學院研究台灣碳定價制度,建議可先收碳稅、碳費。讓減碳工具上出現大轉彎。

「碳費全世界只有台灣在用,國際上都是碳稅,要馬就能源稅、碳稅,沒有人用碳費,這是台灣最特殊的」,對長期研究國際碳排放交易的學者來說,無奈的不是制度推動太慢,而是一只報告,就把整個國家減碳政策順序調整,「碳費先行,碳交易後行」。

李堅明認為,過去碳交易已經累積成果,包括制度研究、立法,但要改收碳費,要給個解釋,甚至現在法還在修,且過去沒有「碳費」這個名稱,更不平,環保署把自己過去努力否定,實在沒有道理!

而且從企業角度,以公司自己減碳成本做比較,現在減1噸碳,最新資料顯示需6000元新台幣(能源密集產業),但收100、200元碳費,如何跟6000元比,大家寧願繳碳費就好。

碳交易觸動減碳雄心目標

「台灣收了碳費後,減量已經沒有機會了!」,李堅明分析,過去只是溫室氣體減量還可應付,現在大家談淨零,沒有碳權抵換,任何公司本身不可能達到,「Net Zero」就是要抵換。

碳交易是需要不斷去「觸動」社會對它真正的瞭解!他多次用「觸動」兩個字強調碳交易的重要內涵,因為溫室氣體不是個別國家、公司、城市可解決的問題,從京都議定書三個彈性機制,到巴黎協定,都是在「觸動」國際合作。減排在任何地方減一噸碳,對全球暖化價值貢獻都一樣,如果仍夠「觸動」以便宜的方式,也就是成本有效性,這才是碳交易制度另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

儘管社會上質疑碳交易可能淪為炒作,但李堅明認為,這是需要不斷去「觸動」社會對它真正的瞭解。圖/Yahoo奇摩股市
李堅明認為,碳交易是需要不斷去「觸動」社會對它真正的瞭解。圖/Yahoo奇摩股市

另外,透過碳交易方式在別的地方減,或買別人已經減的權利來抵消,每個國家、企業呼會訂定比較有雄心的減碳目標。以瑞士為例,2030年承諾減碳50%,可是國家盤點到2030年只能減37.5%,瑞士花2000萬歐元與秘魯簽了森林保育計畫來抵消不夠的12.5%減碳目標。

「政府不能說訂目標然後說做不到,台灣就可能會這樣!」,他忿忿指,政府信用哪裡能隨便的,現在國家2020年目標全部沒有達到,原本要減2%,現在只有減1.8%。又如台灣電力排碳係數定了目標是一度電492克,但排502克(2020年),目標也沒達到,「沒達到政府也沒感覺」,這是政府誠信,且依照溫管法這事非同小可的事。

以歐盟定55%減碳目標,但發現不可能了,所以透過永續分類特別授權,讓天然氣與核能定位為過渡性綠電。「目標定了,政府就是要窮盡各種辦法來(達成)」,但我們國家習慣目標定了,沒達到就沒達到,若這樣瑞士人何必花這麼大力氣。

台灣再不推碳交易就沒機會了!

值得注意的,李堅明更提醒,政府收碳費一年有幾百億元,但大家都沒有討論到,政府透過一個法,跟民間收了個費,以過去環保署規模,空污費、水污費…等等都是幾億、幾十億,規模,能夠用一個法,讓一個機構擁有幾百億收入,且不知該怎麼花?

他評估,如果控管約1.8億噸排碳,繳100元,就是180億元,一個機構公務預算才多少錢?有能力去處理這些委辦嗎?如果處理不了,每年要如何向大家收?第二,若用掉,能真的減碳嗎?

「這是我們國家矛盾的地方」,他直言,國發會制訂的減碳路徑,完全沒有減碳的功能,這是很奇怪的事,明明是減碳工具,但說不出如何減?碳費若這麼低,廠商不可能有誘因自己減,但若收高,一家廠商可能就得付幾億元,廠商也活不下去。

「這部分我很憂心」。李堅明說,身歷在這段歷史裡,本來看到機會,但一個工具卻變成這樣,他擔心,台灣出口4400 多億元,創造國家六成GDP,但出口後,碳排留台灣,如台積電很多工廠都在台灣,出口愈成長碳排越多,如果只在台灣內部思考收碳費,卻不讓廠商做國際上碳權經營,就沒有機會了。「我憂心我們國家怎麼淨零!」

延伸閱讀

【Yahoo專訪】憂與盼!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碳權交易「觸動」2050邁向淨零雄心

【Yahoo專訪】企業的下一步?李堅明:先自保「有機會快布局碳權」

財經界大咖報到!Yahoo財經特派記者專訪,提供各企業CEO、財經人物的第一手觀點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呂俊儀:資深財經媒體工作者,曾任採訪團隊主管,專訪過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歷經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記者會等大事件,堅持產出最專業、富有洞見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