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監事會登場 市場估三劇本

中央銀行第二季理監事會登場,市場關注央行是否再度「意外」升息;二是是否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措施。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第二季理監事會登場,市場關注央行是否再度「意外」升息;二是是否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措施。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聯準會(Fed)將在台北時間13日凌晨公布利率決策,中央銀行13日亦將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市場關注兩大重點,一是國內通膨仍有隱憂,央行是否再度「意外」升息;二是近來房市火熱,央行是否祭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措施。

央行第一季意外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將重貼現率拉上2%,已回到近15年半高點,外界關心本季是否還會有「Suprise(驚喜)」出現。央行總裁楊金龍近日公開談話時表示,利率已在15年半高點、國內通膨率比3月預期電價調漲時受控、各國央行恐開始降息,他說:「時常Suprise也不好。」市場解讀,第二季升息機率應不高。

金融業者普遍預期,央行6月雖將維持溫和緊縮基調,但因國內物價仍在可控範圍內,繼續升息機率不高;關鍵反而是在房市管制措施,很可能繼去年第二季後再重拳揮向炒房族。

市場推測央行決策有三大劇本,一是最溫和節奏,即不升息也不加碼打炒房,且信用管制不退場;二是不升息但推信用管制,以壓抑近期房地產市場價量齊揚壓力;三是最激烈手段,既升息又打炒房,但此作法恐對國內經濟有較大衝擊,因此,最可能方式應是採取「打炒房不升息」。

央行過去五波信用管制以來,去年上半年房市已出現明顯降溫,但去年8月新青安房貸上路後,被認為是房市價量齊揚的因素之一。觀察國內房市指標,包括房價、銀行法72之2條規定的房貸加土建融授信占比,及國銀不動產放款占總體放款比率,三數據仍居高不下,央行確實有充足理由推出第六波信用管制。

銀行業者強調,央行第六波管制最可能出三招,一是再降第二戶購屋貸款成數或擴增特定區域,目前七都第二戶貸款成數上限為7成,若第六波出手,不排除再降1成;二是調降豪宅門檻定義,跟進財政部從7,000萬元降至6,000萬元;三是針對青安房貸設限,將貸款成數下修。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