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躍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韓媒驚曝「華而不實」警訊

隨著比亞迪、奇瑞、長城與其他中國大陸汽車製造商在海外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不過韓媒卻分析指出,在這光彩耀人的成績下,藏有價格割喉戰逼向極限以及歐美祭出貿易壁壘等限制的壓力,恐對大陸汽車業發展形成重大威脅。

大陸汽車製造商競相向全球擴張,就連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坦承,大陸車廠具有世界競爭力,若無貿易壁壘問題,大陸車廠將輕易擊敗世界其他多數競爭對手。

不過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大陸車企的獲利能力明顯受低價競爭影響,銷量越高、利潤越少的產業結構恐怕很快要走到極限。中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CPCA)的報告顯示,去年大陸汽車產業的營業利益率為5%,而大陸整體產業平均利益率為5.8%。大陸汽車產業的營業利益率在2015年增至8.7%,之後就逐年下降。

報導中引述陸媒《第一財經》的分析指出,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基本處於虧損狀態,而隨著製造商不斷增加,價格戰也愈演愈烈,導致獲利能力持續走低。以去年超車特斯拉的比亞迪為例,去年上半年,比亞迪的營業利益率為5.28%,僅為特斯拉的一半。

大陸汽車工業協會去年已警告,降價炒作的風氣應該盡快降溫,路透社近日報導也聲稱,中國官方即將採取有力措施防止產能過剩。除了來自國內的官方壓力,海外政府也對大陸汽車施加貿易壁壘。美國除了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基本關稅之外,還對大陸生產的電動車多收25%的關稅。歐盟則指責,大陸多年來對本國電動車行業提供大規模補貼有失公正,目前正在進行反補貼調查。

廣告

南韓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委員趙哲(音譯)直言,各國對大陸的遏制程度將決定大陸汽車製造商與電動車的地位。不過也有分析認為,一旦大陸汽車順利打進歐洲低價電動車市場,大陸車企的獲利狀況可望加快改善。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真的太扯了!1補貼全年無休 2項目都申請最多領550萬 快趁過年改頭換面
神秘買家到台北掃貨 1款晶片花數百萬元!爆轉賣大陸飆3倍價
存股就是存夢想 跪著也要走完 「存到飆股賣不賣?」7檔超人氣存股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