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港人來台移民卡卡 專家:政策可以有創新思維

【時報-台北電】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超過3周年,港人持續向海外移民的消息屢有耳聞。而台灣作為港人移民的目標地之一,但近來港人來台居留和定居出現大幅下滑,原因據傳是申請遭刁難,甚至傳出政府擬拉高港人來台定居申請門檻的消息,這是否會對港澳人士來台移民造成衝擊與影響,一度引起話題。

對此,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祕書長張仕賢認為,修改相關辦法對港澳人民來台移民的意願影響見仁見智,但主要重點還是在於台灣作為目標地的移民條件是否寬鬆。他表示,在國安無虞的前提下,移民政策可以有新的思維創造,而美國的EB-5投資移民計畫或許值得參考。

張仕賢以加拿大的「救生艇政策」為例指出,加國針對只要持工作假期簽證或其他工作簽證的香港人,在當地成功工作滿一年者,都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身份。然而,很多港人因參與相關社會運動,未必能夠申請到良民證。因此,加國正在討論,未來如能提供舉證,或許可研議不用出示良民證。

而就港人移民政策,台灣有無可放寬之處?韓國、新加坡的投資移民方案均曾被加以討論。張仕賢指出,當前若要投資移民韓國,可存錢進該國的金融體系、創造外匯,對國家資本雖有幫助,但其做法屬「間接」創造經濟成長,而新加坡以前就曾施行過,屬於比較舊的思維和作法。

他特別提出美國的EB-5投資移民計畫,即針對特定政府標案,透過海外移民的資金來進行籌資,屬「直接」創造經濟成長,既可解決企業資金的不足,也可透過移民解決人才的不足。張仕賢表示,台灣現行的辦法是比較偏向美國,雖然也要成立公司,但因為配套不夠,沒有完整的監理制度,而且金額規模較小,於是產生一些問題或假投資等情況。(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朱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