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戶進場,凌華Q4啟動第三階段成長引擎,邊緣AI再3-4年爆開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IPC大廠凌華( 6166 )佈局完成啟動第三波成長引擎,下半年迎來大客戶與大訂單,預估第四季可望見到效益浮現,明年是主要的貢獻期。

董事長劉鈞指出,過去客戶談AI很快就沒下文,現在都會談下一步要做什麼,雖然現在熱炒的是雲,但等雲的風潮過後,邊緣AI的機會就來了,時間點可望在明年下半年到2026年;而凌華邊緣AI相關接案剛起步,以後會越來越多,再3-4年就會看到爆開來。

凌華週三(19日)召開股東會,承認去年財務決算表冊與盈餘分派案。去年受不景氣影響,營運下滑,合併營收114.15億元,EPS 1.51元,將配息1元,發放率逾66%;而今年首季營運更邁入谷底,單季合併營收20.54億元創低並出現虧損,每股淨損為0.35元。

劉鈞指出,凌華首季業績已落底,目前訂單狀況轉佳,營運可望逐漸回溫。資料顯示,該公司4、5月合併營收分別為8.28億元與8.66億元,是今年至今單月最佳的兩個月份。

劉鈞表示,凌華過去歷經兩階段成長期,第一階段是2007年併購美國Ampro,將服務觸角伸向第一線,也讓凌華美國銷售額從200萬美金暴增到2015年的1億美金;第二階段是2010年赴張江設廠;如今搬遷到林口總部以及引進友達(2409)為策略股東後進入第三階段成長期,員工向心力提升外,大客戶對與凌華的合作更具信心,「大客戶風險承受度低,以前拿不到大公司訂單,現在可以,成長一、兩倍的生意就在第三階段」。

而第三階段,凌華在營運方向上也做出調整,不但從產品導向調整為區域銷售導向,更從模組化的供應商轉型為垂直市場整體解決方案的系統商,因而成功爭取到大客戶進場。

不過,到底是什麼大單進場,劉鈞不願多談,僅表示今年第四季或明年第一季就可看到業績上來,屆時答案可望逐漸明朗;全球財務長鄒大智則補充,這兩年凌華Design Win的案子不論數量與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除了新客戶的大單之外,既有客戶的小案子也都會變成大訂單,只是現階段舊客戶案子進入尾聲,新案子尚未銜接,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預估下半年這些大案子可以看到一些曙光,大量貢獻的時間點將落在明年。

而劉鈞在談到邊緣AI前景時,則仍然透露大單的蛛絲馬跡。他指出,雖然邊緣AI剛起步,但目前客戶的開案越來越多,預估2025下半年到2026年,就會看到一個個案子出來,整個市場「再3-4年就會爆開來」,而最快可以看到的應用是在零售市場;此外,醫療市場也是凌華中長線的重要區塊,目前醫療產品佔比超過10%,未來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