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樂學計畫」創新學習模式 陪伴學生樂學
為了讓學生有更多學習本土語言的機會,教育部自104年起補助國中小學辦理「夏日樂學計畫」,今年夏日樂學計畫共核定823校、1037班辦理,學校以陶藝創作、兒童瑜珈與律動、情境式戲劇、機器人體驗、無人機編程、藝術彩繪等多元體驗課程,讓課程變得更活潑有趣,配合防疫,今年學校可採彈性多元或線上教學方式,並延續至開學後的週六、日或課後時間辦理,提供學生更多學習機會。
連續3年辦理該計畫的南投縣鹿谷鄉瑞田國小,為了讓學生體驗閩南語之美,將閩南語詩詞、俗諺與歇後語等元素融入傳統吟唱,以及傳統歌謠的臺灣囡仔歌,讓學生在音樂中學習本土語。
瑞田國小校長陳俊言表示,為拓展偏鄉學生豐富多元的學習機會,今年特別邀請在地陶藝老師,帶領小朋友從玩陶土開始,從學習陶板到手捏泥條、雕刻、鑲嵌等技法,希望學生親近藝術享受創作,讓學生邊玩邊學習閩南語,持續母語學習與文化傳承。
苗栗縣公館鄉南河國小則透過主題式課程推動跨領域的整合式學習方案,以科技融入藝文、運算思維、生活英語、兒童瑜珈與律動、藝術彩繪等主題教學。其中,「運算思維主題課程」以生活中的ATM提款為例,為學生們導入運算思維的概念,並以青蛙過河的遊戲,讓學生體驗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Dash & Dot機器人體驗課程」透過機器人足球賽、音樂編曲機器人、機器人投擲賽等活動,藉由程式操作機器人闖關,讓學生體驗虛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