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股》台化董座:不確定因素多 今年挑戰更大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化(1326)今日舉辦股東會,為台塑集團今第二場股東會登場,董事長洪福源坦言,今年將比去年面臨更大挑戰。台化今日也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4.8元。
台化110年度合併稅前利益501億5,990萬元,年成長102.5%,主要是疫後各國經濟復甦,但疫情反覆致國際貿易秩序及供應鏈失衡,上半年價格上揚,需求旺盛,下半年市場需求彈升後漸趨保守,原料及產品價格震盪,加工利差逐步縮窄,但全年營業利益仍年成長124.7%,每股獲利6.56元。
台化今日股東會也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4.8元。
洪福源表示,110年雖全球經濟仍籠罩在新冠疫情反覆不定的影響,但隨著歐美經濟復甦及各國刺激消費政策,用油需求增長,西德州原油WTI從年初不到50美元/桶,一路上行到年底超過75美元/桶,漲幅55%,同樣輕油也漲了53.6%。去年初美國德州冰風暴、石化同業異常頻傳,更導致部分石化產品價格大漲,苯及ABS、PP等售價創高,其餘的石化及塑膠產品也有相當漲幅,去年上半年台化獲利良好。到了下半年,缺艙缺櫃未紓解,海運緊張運費高漲,供應鏈不順暢,能源價格暴漲,大陸電力偏緊實施能耗雙控,加上新產能投產影響,雖然原油價格仍在高位振盪,不過石化與塑膠製產品價格逐步下滑,市場轉趨保守,使本公司營收及利益都趨緩,但是整年來說產銷、獲利仍維持相當成長,在騰籠換鳥高值化的工作上也甚有收穫。
展望今年,洪福源表示,今年度經營展望及受到外部競爭環境及總體經營環境之影響,仍面臨碳稅、國際政經情勢、疫情反覆、塞港與缺艙櫃持續使供應鏈問題和通膨壓力持續攀升、歐美貨幣政策轉向升息循環等重大挑戰,諸多不確定因素牽動全球經濟後續變化,加上能源成本上漲,大陸石化、塑膠新產能大量投放,客戶心態將持續保守,台化營運比去年面臨更大挑戰。但疫情若是朝輕症化、流感化發展,病毒治療藥物上市,世界各地能與病毒共存,疫情的管制措施減少,經濟活動逐漸活絡,供應鏈逐步正常化,因人力不足導致的塞港解決,世界運輸漸漸回到常軌,運費下滑,成本減輕,消費力增加,則新產能陸續消化將加速,有助於台化營運與開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