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降息有空間 新興市場債搶鏡

【時報-台北電】儘管多數法人仍看好投資等級債,但因新興市場國家通膨放緩且已有國家陸續啟動降息,法人由悲觀轉趨正向並已開始加碼,優質新興市場債後市蓄勢待發。

據EPFR統計至10月25日止,新興市場美元債已連13周賣超,新興市場當地貨幣計價債連14周賣超,但部份法人已轉趨樂觀。M&G英卓投資管理新興市場債券投研團隊指出,新興市場通膨高峰已過,去年名目通膨年增率一度來到8%,從去年下半年起開始回落持續下降,今年下半年已下降至5%,甚至有機會比成熟市場國家先啟動向降息循環,因此新興市場債投資機會漸浮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固定收益團隊認為,雖然對美國經濟前景看法轉佳,著眼高利率將維持較長時間,債市投資策略仍應聚焦高信用品質與較低存續期以降低發行人風險,但在新興市場與非投資級債市已看到選擇性的機會。目前相對看好拉丁美洲當地債,因為殖利率極具吸引力,並將受惠通膨下滑、降息及美國經濟軟著陸的環境。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隨新興市場通膨壓力開始放緩,未來可望有降息空間,看好新興主權債後市潛力基於三大理由,一是政策利率與殖利率雙雙見頂後,可以期待新興主權債的資本利得動能;二是新興市場各類型債券價格多數已大幅低於過去10年均值,其中尤以新興美元主權債折價幅度最深,未來上漲潛力最大;三是新興市場國家將先後已進入降息循環,可望率先執行寬鬆貨幣政策,有利新興債表現。

PGIM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黃相慈強調,觀察新興市場經濟現況指數顯示,整體PMI表現優於過去12個月平均,區域別以拉美地區表現較好,歐非中東較差,新興亞洲整體大致持平小幅改善,由於新興市場通膨態勢更明確往下,部分拉美及新歐市場開始降息,受到通膨或貨幣政策緊縮的干擾程度相對較低,也是新興債市較正面的因素,全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蓄勢待發(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