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印度經濟強勁 上漲空間大

【時報-台北電】印度11月製造業PMI公布為55.7,較上月的55.3略升,連續擴張紀錄推進至17個月,而服務業PMI則56.4,較上月的55.1大增,擴張亦長達16個月;在全球經濟逆風之下,不僅PMI上揚,經濟學家調查持續顯示印度經濟衰退機率為零,反映印度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即便經歷一波盈餘下修趨勢,但印度今、明兩年產業營收與盈餘,依然有雙位數成長。

投信法人指出,統計過去20年,印度股市12月勝率74%,平均上漲3.3%,為傳統旺季,且短線反彈尚未來到滿足點,外資近一個月轉為買超,過去一年半以來累計鉅額賣超有待回補,提供上檔空間。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在操作上,建議產業配置以金融、工業、可選消費、科技、通訊服務為主,持股以業績穩定的大型股為核心,並積極尋找爆發力較強的中小型股,以及跌深且業績能見度高的景氣循環股,鎖定科技印度、消費升級、自給自足的印度等題材。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印度經濟成長與大行情才剛開始。舉例來說,印度2023年的經濟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並於2028年達到5,000億美元,與大陸2007~2011年成長路徑相似;而印度私人消費將從目前2兆美元,於十年內翻倍至4.5兆美元,約大陸2015年水準。

印度具備「服務中心升級」、「金融數位化」、「能源轉型」等三道力量,將新印度經濟結構轉型並提升。而隨著升息接近尾端,降息機會浮現,短期內對所有市場一定是雨露均霑,對此林庭樟指出,新興市場中仍持續看好印度表現,因通膨數據僅略高於央行目標水準。此外,印度目前外資持股水位僅剩21.1%,為2012年來新低,預期未來回補空間仍大。元大印度基金研究團隊說明,印度本身具有龐大人口紅利,且經濟體質正逐漸增強,連年強勁的GDP成長率,累積充足的外匯準備。今年聯準會激進升息的腳步,衝擊不少新興經濟體,當全球總經環境放緩及市場大幅波動,印度股匯市受到影響有限。

元大印度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在全球景氣不明朗階段,內需與出口潛力俱佳的印度有機會脫穎而出,近期印度財報季表現亮眼,吸引印度內資入場,其中能抵禦景氣波動、表現相對穩健的大型龍頭企業,此階段相對看好。因印度仍屬於新興市場,透過專業團隊操盤之基金能配合景氣變化靈活配置,掌握印度最佳投資機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