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後輝達投資浪潮在哪?歐洲選股者看準這些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人工智慧(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在一年前掀起巨浪。而歐洲選股者正在瞄準下一波浪潮,並瞄準公用事業、專業數據供應商,甚至銅礦商等更成熟的產業。

人工智慧的熱情,推動了2023年股市的上漲,並將輝達和艾司摩爾(ASML)推到焦點。

在歐洲,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大型企業的部分光芒已經消失,促使投資人尋找更便宜的替代投資對象。選股者現在正將目光投向於可能長期受益於AI的企業和產業。

瑞銀全球多重策略Alpha的Bernie Ahkong說:「AI的第一階段是輝達等晶片製造商。然後,你已經看到第二波浪潮轉移到對資料中心供應元件的工業企業」。「現在,我們剛開始進入第三階段,在過去幾週進入公用事業和電力公司的階段」。

資料中心是生成式AI崛起的關鍵,它需要大量的能源。隨著對資料中心的需求加速,預計此一能源需求數量將會激增。

國際能源署(IEA)估計,資料中心的總耗電量將從2022年的460 TWh,2026年增加到1000 TWh,大致相當於日本的總耗電量。

Ahkong表示,有趣的是,歐洲發揮AI的方式,實際上是透過一些公用事業公司。

房地產服務供應商CBRE的Kevin Restivo表示,歐洲對資料中心空間的需求將連續第三年超過新存量的供給,而AI需求將加劇這個問題。

在過去五周,歐洲公用事業股指數上漲超過9%,主要驅動因素是市場對降息的預期,而Stoxx 600指數僅上漲4.7%。

廣告

美國銀行(BOA)最近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歐洲公用事業企業高層正在談論AI,但是資料中心帶來的上升潛力「頂多只是傳聞」。

即便如此,美銀表示,很多公司可能受益於與AI相關的電力需求,例如Fortum、Verbund、再生能源供應商葡萄牙電力(EDP)、萊茵集團(RWE)、西班牙電力公司Iberdrola、義大利國家電力(Enel)。

一些投資人也看準AI的採用者。AI在IT服務、媒體、教育和諮詢等領域的潛力,讓人感到振奮。Aviva股票主管Trevor Green表示,倫敦證券交易所、資訊與分析集團RELX、軟體集團Sage都開始從中賺錢。

富達歐洲基金投資組合經理Marcel Stotzel說,AI的許多炒作都是圍繞在該技術背後的美國大公司進行。

OpenAI的金主微軟股票和Alphabet的股價,在去年上漲了33%-41%。

同時之間,一些歐洲公司一直在悄悄使用AI來開發新產品,並這些新產品並已讓客戶受益。Stptzel說,這導致歐洲上市受益公司的估值更具吸引力。他也談到德國軟體公司思愛普(SAP)和瑞士製藥商羅氏(Roche),這些都是他的團隊關注的AI主題企業。

礦商是投資者感興趣的另一個領域,尤其是銅。大宗商品交易商Trafigura認為,到2030年,與資料中心和AI相關的銅需求可能會達到100萬噸,並在本世紀末加劇供應短缺。

交易平台XTB研究總監Kathleen Brooks說,銅的繁榮也是AI熱潮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