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萊茵河即將見底
【時報-台北電】歐洲已因能源危機忙得焦頭爛額,不料最近又慘遭熱浪襲擊,恐怕成為壓垮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Blistering heat threatens a European economy that teeters on the brink.
關於可能造成歐洲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原因,荷商安智銀行(ING)首席經濟學家布塞斯基(Carsten Brzeski)的名單可以列出一長串。
創高的通膨已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加惡化;疲軟的歐元使歐洲企業的進口成本激增;作為歐盟第三大經濟體的義大利在總理德拉吉下台後,陷入一場政治危機。
但布塞斯基同時正在密切關注極端氣候。氣候變遷加劇夏季的乾燥和酷熱,使整個歐洲的企業更加頭疼,而歐洲經濟又正值景氣榮枯拐點的關鍵時刻。布塞斯基說,「這有可能成為經濟衰退的成因。」
水位探低擾亂供應鏈
對運輸化學品、煤炭和糧食至關重要的德國萊茵河沿岸的水位最近頻頻探低,造成航運受到影響,可能會進一步擾亂供應鏈。由於歲修等因素,法國的水溫則又過高,衝擊部分核電廠的運作。而在義大利北部,農民正深陷70年來最嚴重乾旱的困境,從大豆到帕馬森等農作物的生產均大受影響。
隨歐洲正在力抗食品和燃料價格上漲的問題,這些與氣候相關的議題可能會推升通膨。使用歐元的19個國家的通膨率在6月創下8.6%的歷史新高,迫使歐洲央行宣布採取升息的積極干預措施。
但隨著經濟活動出現反轉,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可能會受到限制。根據標準普爾全球發布的統計,歐元區7月的產出減少。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首席企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這意味著歐元區經濟7月至9月可能會陷入萎縮。
7月初,極端高溫席捲北半球,破紀錄的熱浪在西班牙和法國引發野火,美國陷入酷熱,數十個中國城市觸動高溫警報。
在歐洲,冬季和春季雨量已偏低,如今加上異常炎熱的夏季,造成相關成本不斷增加。
萊茵河是德國工業貨物運輸最重要的內陸水道,但沿線的水位急劇下降,影響船隻航線。萊茵河對包括煤炭在內的大宗商品運輸至關重要,隨德國搶著在明年冬天之前補滿天然氣庫存,煤炭的需求量大增。
根據德國聯邦水文研究所的數據,位於法蘭克福西部的萊茵河沿岸小鎮考布,今年河流水位僅是歷年同期平均水平的45%。該機構表示,這會給船舶造成「經常性阻礙」。預計水位要到8月下旬才會恢復正常。
德國德意志銀行研究部分析師海曼(Eric Heymann)表示,這意味著並非所有船舶都能滿載運行。根據聯邦水文研究所指出,有些船東認為,如果減少載運量,從經濟的角度某些航程就無出航的必要。
海曼還說,「這會對供應鏈形成另一個變數,同時會是供電的一個風險因素。」
高水溫將使內陸發電降載
如同2018年的情況,萊茵河水位過低的問題可能也會對德國經濟至關重要的製造業帶來壓力。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該河在水位偏低30天的一個月內,該國的工業產出會減少約1%。
較高的水溫也會使內陸發電廠難以運行,因為這些發電廠依賴河流進行冷卻。公用事業巨頭法國電力公司就表示,由於鄰近河流的溫度偏高,三座反應爐被迫降載運作。(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林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