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陸稀土龍頭動搖?專家:沒那麼簡單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新創科技公司正在改變稀土提煉方式,希望也能兼顧潔淨能源轉型。若傳統稀土精煉手法改變,不只不再需要依靠中國大陸,同時,也可建立一條環保稀土供應鏈。

目前,還是用溶劑萃取法來製造這些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物,不僅價格不便宜,同時也會汙染周遭環境。中國大陸在過去30年期間,就一直使用這些傳統且複雜的方法來產稀土。全球主要稀土公司中,像是美國的MP Materials以及澳洲的Lynas Rare Earths等,也礙於上述缺點而沒有擴大營運版圖。

一般來說,稀土元素是化學周期表上的17種不同金屬,包括鑭系的15個,以及鈧與釔這兩種,且用途很廣,例如,可生產磁鐵,然後轉換成電動車、手機和其它電子裝置所需之動能等。

雖然美國科學家早在1950年代就研發出稀土溶劑萃取法,但由於製造時會產生具放射性的廢棄物,故這些廠房也逐漸被移出美國本土。IEA(國際能源總署)表示,在1980年代開始一窩蜂生產稀土的中國大陸,目前手握全世界87%稀土量。

美國礦物專家指出,現在稀土精煉的方法是想都不敢想,需要新生產方式才能有更佳的商業前景。若這些環保新興提煉技術,就算只有1種最晚在2025年前被研發出來的話,就可以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程度。

事實上,全世界現在還沒有辦法開發出既環保,又符合商業化的精煉稀土技術。雖然有不少新創業者正馬不停蹄地在研發,但有沒有辦法在這一兩年就可達成目標,困難度頗高。

廣告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前美國空軍基地內,業者Ucore Rare Metals的目標是希望最晚在2025年中時,可以用1種叫RapidSX的生產技術來提煉稀土。據悉這種技術要比傳統的製造速度至少快上3倍,不但不會製造危險化學廢棄物,且廠房大小只需要現行的3分之1即可。

成立於2006年的Ucore Rare Metals,最初是想要開採阿拉斯加的稀土礦床。但在2022年改變營業策略,把重點放在提煉上面,而不是開採礦物。同時,美國這家稀土公司也在五角大廈資助下測試精煉製程,目前也跟17家礦產公司合作。

在其它國家方面,印度新創公司Aether正利用奈米技術重新編制蛋白質的程式,然後結合礦床後並提煉稀土。挪威未上市業者REETec指出,藉著自己獨創的提煉製程,比傳統用溶劑萃取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劇減90%,預估最晚在2024年底前投產。

乍聽之下,似乎新的稀土精煉技術呼之欲出,且馬上可以量產,但產業顧問表示,這些全球業者可能高興過早,研發新的生產技術所需要的時間,遠比外界一般想像要長得多,幾乎不可能在幾年內就看到大量成效。

為了反擊美國的無理打壓,中國大陸也祭出鎵、鍺以及石墨等部分金屬礦物的出口限制。美國政界也呼籲,西方政府應建立自己的稀土加工中心,根據了解,加拿大已經著手在執行相關計畫。

與美國北邊蒙大拿州與北達科他州相鄰的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Saskatchewan),在省政府的金援下利用人工智慧AI來管理廠房,也就是日後只需要4個人就可讓稀土產線運行,而不是現行的傳統工廠,需要多達100位工人。若一切順利,這座AI工廠最快將在2024年底開始接單。

全球稀土相關製造業者希望,除了中國大陸外,其它地方也能產出等量的稀土材料。除了在政治上可不受大陸限制令的威脅,在經濟上營運成本將更低,重要的是,在環境上可更愛這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