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美超微財報卡關 內行揭2事踩紅線

【時報-台北電】AI最妖股美超微(SMCI)面臨下市危機,周四(14日)在美股價暴跌逾11%收18.01美元,相較3月分拆前高點1229美元,目前連零頭都不到。業界人士分析,造成美超微財報卡關的難言之隱有二,除關係人交易頻繁,最重要的是踩到政治紅線,未來只要願意交出中俄客戶名單,就能比照「格芯模式」換取輕放,若順利取得美政府諒解,財報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繼放空機構興登堡8月出具報告指控操縱財報,股價暴跌到400多美元,股票1拆10股後,股價更是持續雪崩,尤其10月底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跳船」,導致美超微「一路向南」,現更因為財報難產,股價正式失守20美元。

但外界覺得弔詭的是,美超微技術實力一流,獲利表現也不差,為何遲遲交不出財報,科技界人士分析2點關鍵,除了關係人交易與下游塞貨的問題,也跟誤踩政治紅線直接相關。

美超微除延後呈交至6月底的去年年報,今年7~9月季報也難產, 而公司最後1份經過審計的財報,是今年1~3月當季,內容提到與關係人的交易情況,對象包括大訊科技和肯微科技。

此外,興登堡先前報告點出,美超微在2022年2月24日至2024年6月底,2年多來銷俄大增至2.1億美元,產品可能由第三地輸往俄羅斯。業界更懷疑,美超微規避美國制裁的客戶不僅俄羅斯,更不乏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客戶,美超微未積極篩選客戶,導致大量產品流入中俄等美政府的制裁國。

美國商務部近來積極抓戰犯,甚至連自家晶圓代工廠格芯也被盯上,被發現在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向中芯國際旗下的盛合晶微半導體售出74批、總價1710萬美元的貨物,但因格芯「高度配合」,最後僅輕罰50萬美元結案。

因此,業界分析,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若想大事化小,可能得比照格芯模式,主動向美政府提交上下游的客戶名單,作為輸誠大禮,畢竟美政府視半導體為戰略資源,只要願意選邊站隊,應該就能被當成「受保護的美國企業」。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也曾指出,如果美超微遇到生存挑戰,美國政府應該不會樂見美超微被中企收購,或是員工跳槽到中國企業,替美超微財報風暴的走向,預埋伏筆。(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