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海外曝險 美連37季居首

中央銀行公布第三季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直接交易對手基礎統計的外國債權(即直接風險)餘額升至6,104.27億美元,季增239.56億美元或4.08%,其中,對美國曝險已連37季居第一位,且餘額升至1,819.85億美元,占整體曝險比重達29.81%,餘額再創歷史新高,單季續增66.66億美元或3.8%。

至於第二大海外曝險仍為中國大陸,餘額小升至482.66億美元,終止連二季下降,占整體曝險比重也略升7.91%,季增20.08億美元或4.34%。近年國銀曝險持續「中消美漲」,且陸美曝險差距自2023年第二季已破千億,本季雖對大陸曝險金額有提高,但陸美差距仍擴大至1,337.19億美元的新高。

央行官員認為,美國經濟近期相對仍優於大陸,且利率利率水準也相對較高,國銀對美曝險持續緩步增加,相較之下,大陸自2018年7月遇到貿易戰,後又有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及2020年新冠肺炎,近期則有還有房地產危機,使大陸承受公共債務壓力、失業率攀升,總總經濟面打擊下,導致部分外資撤出,國銀對大陸曝險因而降低。

觀察第三季前十大曝險國中,排名大致未變,僅日本超越香港升至第五;而前十大曝險國金額多呈現上升。官員分析,主因第三季亞幣兌美元呈現升值狀態,其中日圓升值13.04%最強,另外如澳幣升值4.47%、人民幣升值3.57%,折算美元後金額增加,就使曝險金額上揚。

而對日本曝險超車香港成為第五大曝險國,官員分析,國銀對第三季對日本曝險金額狂增51.71億美元,主要除日圓第三季升值因素,也反映銀行間資金存拆放增加;而香港則季減11.83億美元,主因存拆放及放款減少,有部分也因金融債及定存減少所致。

官員也提到,國銀對港曝險降低,首先是最近香港經濟狀況確實相對較差,其次則同樣反映匯率因素,由於港幣是盯住美元,因此第三季匯率變動不大,最後是銀行間業務減少,包括一些公司戶的放款等都有下降。

第三季本國銀行直接風險前十大暴險國家(地區)依序為美國、大陸、盧森堡、澳大利亞、香港、日本、英國、新加坡、韓國及法國,合計暴險4,543.4億美元,季增203.55億美元或4.69%,占比則升為74.43%。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
台驊:明年H1海運賣方獨大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