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去設廠 日本比老美有江湖道義?專家爆內幕:案情不單純

台積電在熊本蓋半導體廠,獲得日本政府4760億日圓(約台幣1061億元)補貼,將近是台積電在日設廠成本1.1兆日圓的一半。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日本政府補助乾脆,比美國有江湖道義,但他提醒,台積電海外廠若是各國政府及客戶共同投資強,強請台積電入甕的技術轉移,對台積電和股東明顯沒有什麼好處,台積電為何執意去做,恐有外人不知道的原因。

陸行之分析,台積電日本廠獲日方鉅額補貼,要先弄清楚,這是無償補助?還是日本政府基金投資?這補助如果是來自日本政府的半導體振興基金,表示日本政府將持有台積電日本廠約43%或少些(少些是指減掉給台積電的技術股份),加上其他投資者,台積電持股將不過半,比較像是幫日本政府打工,轉移技術(應該有技術股份),這樣對台積電未來10年整體獲利影響不大,本來每筆100美元,日本客戶新單,台積電可以賺20-30元,廠折舊完之後,可以狠賺50元以上,現在熊本廠股東分一分,反而以後日本客戶對營收及獲利貢獻將被稀釋。

反之,如果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給台積電的無償補助,陸行之認為,這占全案總投資額度的43%,表示以後每年折舊費用砍43%,前五年折舊費用本來應該占營業成本約 50-60%,但現在少了43%,對毛利率有22-26ppts的貢獻,應該可以抵銷日本廠的高昂的建廠成本。

陸行之的結論是,要了解台積電日本廠、美國廠是各政府無償補助,台積電全資持有100%的廠;還是政府及客戶共同投資強請入甕的技術轉移打工廠,若是後者,對台積電及股東明顯沒有什麼好處。那為何台積電執意去做,應該是有些外人不知道的原因。

廣告

陸行之坦言,從沒看好台積電每個海外投資案(過去及未來幾個投資案,獲利貢獻應該都明顯低於營收貢獻),也建議員工要不是因為移民、子女教育,碰到天花板瓶頸,增加國際工作經驗,考量跳槽外,實在沒有必要跟著去賭,最好的觀察方式是看看過去待在 WaferTech(美國子公司)、松江廠、南京廠的高管及員工是否廣泛比台廠晉升更快速。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通膨、解封雙題材加料 這類航運股後面還有肉
Fed利率決議萬眾矚目!美股早盤開高 道指漲超過200點
美股狂瀉 拜登上任漲幅全吐回!網友怒揭真正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