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林世彬:台股可望於半年線止穩,大國博弈利空將鈍化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美國封殺華為事件利空持續發酵,由於台灣許多科技大廠都是華為供應鏈,華為處境艱難,導致台股一度跌破年線,外資匯出也使得台幣貶至28個月低點。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林世彬表示,中國現階段無意做出妥協、主動重啟談判,美中僵局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美中對抗已轉為長線議題,加上市場預測美國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機率大幅提升,預期市場會對利空逐漸鈍化,外資賣壓逐步減緩,觀察指標為外資賣超台積電是否告一段落。由於目前台股籌碼穩定,台商陸續回流,短期內只要美中關係未進一步惡化,加權指數可望於半年線附近止穩。
林世彬指出,美國第一季企業獲利成長,目前經濟數據普遍良好,但在5月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下,美國企業紛紛下修第二季獲利預估,目前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最快有可能提早於7月降息;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為49.4,再度跌破50景氣榮枯線,貿易戰再度開打後,企業信心、訂單皆受影響轉為保守,預期中國政府會提出穩定經濟之政策。
美中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已升級擴大,已不單純是貿易紛爭,即使6月如市場預期簽約,也只是大國博弈的一環,未來兩國持續談判衝突,將成為常態,貿易協議的內容、時間點,不再是唯一的關注點,因此預期未來資本市場對相關利空反應,將逐漸鈍化。
林世彬表示,對企業而言,不管貿易協議如何,都需重新思考調整業務內容、銷售市場、及製造模式。對股市而言,由於不再有明確的時間點及單一關鍵事件,市場預料將回歸原有投資交易邏輯。只是在全球企業面對此一趨勢,面臨調整事業佈局之際,對基本面動能多少會帶來影響,但在大局還是活局下,不會是系統風險。
中美貿易戰對通訊、半導體產業造成衝擊,台灣亦受到影響,不過,隨著更多企業加速回台投資,部份企業也調整布局將原位於中國的製造基地南移分散,可望緩和外部衝擊,根據主計處最新預估,台灣下半年的GDP成長率仍將優於上半年。
投資策略上,重視長線趨勢、分散布局,動態調整。看好雲端、5G建設仍是未來大趨勢,也是趨動未來電子、汽車電子、車用零件相關產業成長的契機,短期雖受到中美貿易等變數影響,但長線趨勢並未改變。非電子產業方面,看好內需、民生必需相關,且殖利率高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