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Q1不淡、今年續旺 欣銓逆風抗跌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測試廠欣銓(3264)雖受供應鏈長短料影響,2021年第四季營收仍持穩高檔、改寫歷史次高。展望2022年,由於訂單能見度已達年中,欣銓首季營運成長動能可望恢復,公司亦因應市場需求,預計今年在台、星兩地啟動擴廠計畫,對營運成長展望樂觀,有望繼續創高。

欣銓股價去年8月底觸及71.9元新高後拉回震盪,13日下探51.3元的近半年低點,近日止跌緩步墊高。今(21)日雖開低下跌1.5%,但隨後在買盤敲進下逆勢翻紅,最高上漲0.75%至53.7元,截至午盤仍持穩盤上,領漲封測族群。三大法人本周迄今合計賣超431張。

欣銓2021年12月自結合併營收10.41億元,雖月減0.63%、降至近半年低點,仍年增8.15%、改寫同期新高。使第四季合併營收31.49億元,雖季減3.96%、仍年增達12.63%,改寫歷史次高。累計全年合併營收119.25億元、年增達23.27%,改寫歷史新高。

欣銓受供應鏈長短料影響,PC及消費性電子晶片測試需求動能趨緩,使單月營收自去年9月起緩步下滑,但受惠車用晶片測試需求續強、稼動率維持高檔,仍維持10億元以上高檔,使去年第四季營收僅較第三季新高小幅下滑,表現仍持穩高檔、符合法人預期。

受惠半導體需求暢旺及擴產效益顯現,欣銓去年前三季稅後淨利18.96億元、年增達53.7%,每股盈餘(EPS)4.01元,雙創同期新高,由於第四季營收僅小幅下滑,法人預期獲利表現亦可望持穩高檔,帶動全年獲利改寫新高。

展望2022年,欣銓總經理張季明先前表示,由於上半年接單動能強勁、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中,對今年營運成長展望維持樂觀。為擴大車用晶片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測試布局,明年將啟動台灣龍潭新廠及新加坡二廠擴廠計畫。

欣銓2020年5月底宣布斥資4.3億元,買下富采旗下晶電閒置的竹科龍潭廠區土地廠房。張季明表示,預計將在今年3、4月動工興建,以擴充車電、安控、網通等相關晶片測試產能,並將跨入化合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CIS)測試,作為在台第6處廠區。

同時,欣銓受新加坡相關單位邀請,規畫在新加坡投資設立第二座測試廠,預計今年啟動興建。張季明表示,主要鎖定當地及歐洲的車用晶片測試訂單,特別是歐洲車用客戶,2座新廠將成為未來帶動營運成長的主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