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2外資看智原口徑一致 同降目標價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智原(3035)法說過後,2家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普遍認為智原短空長多,儘管第二季營運持續陷入修正,但長線成長格局依舊,日系外資將評等由買進調降到持有、目標價由222元調降到160元,美系外資則將智原目標價由240元調降到215元、評等維持加碼。

日系外資針對智原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所公布的第一季財報和第二季財測預估並未達該日系外資先前預估,日系外資表示,智原的MP(量產)面臨疲軟,其修正幅度可能抵銷IP(矽智財)、NRE(委託設計)業務的增長,儘管智原2023年的收益修正只是結構性增長暫停,但這仍將對智原構成壓力,故將評等由買進調降到持有、目標價由222元調降到160元。

日系外資表示,智原第一季財報喜憂參半,未達先前預期,主要是由於外匯損失和高於預期的稅率,然而,其營業利潤超過市場預期是由於其對運營支出控制。展望第二季,智原預估營收將季減10%,毛利率將會下降1~2個百分點,其預計3條業務線,即IP、NRE和MP均約季下降約10%,但第三季營收將恢復季度成長。至於2023年全年,智原預期營收將會有高個位數衰退,主要是由於長期庫存修正導致MP,加上MCU逆風,但IP和NRE營收將可望續創新高。

美系外資表示,智原預估第二季營收將下滑10%,應該就是單季底部,毛利率則會季減少1~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業務組合所致,但第二季MCU(微控制器)業務將會出現改善,儘管智原預計第三季度營收和毛利率都將相較第二季回升,但復甦幅度的能見度有限。

廣告

展望2023年,美系外資表示,智原預估營收將呈現高個位數百分比下滑,主要是由於MP營收疲軟,部分被NRE和IP業務的增長所抵消。故將智原目標價由240元調降到215元、評等維持加碼。

最後,美系外資強調,大陸半導體本土化對智原是一大利多,包括智能電錶、網絡交換機和太陽能發電機組(SGU)為三大增長點,目前智原NRE項目的40%來自大陸客戶,整體來說,智原中長期增長前景應該完好無損,相信智原的成長軌跡將在2023年以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