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藥業-KY三箭齊發奠獲利根基,今上市大漲兩成慶賀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北極星藥業-KY(6550)今(6)日以承銷價82元掛牌上市,開盤股價一度衝上98元,漲幅近兩成。北極星已有四項臨床試驗在進行中,肺間皮癌的臨床試驗已於去年完成Ⅲ期臨床收案,若今年第三季解盲成功即可申請藥證,目前在Ⅲ期臨床試驗的適應症肝癌,都有機會拚2025年拿下藥證。 北極星研發的ADI-PEG 20透過切斷癌細胞能量供應,也就是餓死癌細胞的方式進行癌症治療,目前各適應症共已收錄兩千多位臨床試驗者。董事長陳鴻文表示,ADI-PEG 20利用癌細胞對精氨酸的依賴作為標靶,安全性高、對於正常細胞影響小、副作用極低,除單獨用藥之外,更可與其他藥物合併治療達到互補及發揮加乘效益,另外,蛋白質結構製程技術門檻高,不易仿製。
進度最快的肺間皮癌,是以ADI-PEG 20聯合一線用藥Pemetrexed+Cisplatin進行Ⅲ期臨床,日前FDA已同意提前停止收案,並允許北極星藥業-KY取得快速審查資格以及「擴展使用政策」(Expanded Acess Policy,簡稱EAP),特許該藥品尚未取得藥證前可以先行提供患者合法付費用藥,若今年8月解盲成功即可申請藥證,與另一在Ⅲ期臨床試驗的適應症肝癌,都有機會拚2025年拿下藥證。
陳鴻文表示,在生產策略方面,以公司自有的產品ADI為主,搭配CDMO服務,強化營運動能,目前已有3家CDMO簽約客戶。其中,北極星藥業與Nanotein之合作模式為共同開發,公司擁有最優先投資權及生產權且有銷售額的15%權利金,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可量產出貨,明年起帶來較為明顯的營收貢獻。
在CDMO業務上,其全球生產策略為美國廠當先導工廠。宜蘭廠約2025年加入營運,可把美國經驗轉移到宜蘭,進行大規模生產;另外,若客戶有需要大陸市場,北極星藥業在四川成都也有生產線可與其合作。
此外,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mRNA技術再掀市場話題,為了強化未來爭取生物製藥代工市場,北極星藥業也於2021年11月與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簽署合作協議書。同時,該公司也與國衛院簽訂合作意向書,將結合國衛院的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以及北極星藥業跨國新藥研發經驗,加快建置mRNA技術平台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