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續加碼 17檔聚光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透過八大公股券商下單的政府相關資金趁著外資22日回頭買超321億元之際,逢高調節67億餘元,維持與外資對作方操作策略,惟公股仍積極加碼廣達(2382)、晟銘電(3013)及南亞(1303)等17檔個股,其中,廣達及長榮(2603)等2檔,外資同站買方,股價收漲。

外資仍是推升台股大漲的主要關鍵因素,外資22日加大買超力道至300億元以上,台股立即創高,獲買超個股也紅通通;而政策護盤多採低檔承接,以買黑賣紅、高出低進為主。

投資專家指出,由於八大公股券商買超股常代表政策指標,買進股也多以獲利績優股或股價估值偏低股為主,一旦未來外資回頭敲時,股價就有反彈的機會,對於穩健操作的投資人,可留意官股券商與外資對作賣超時,仍積極加碼的標的。

篩選公股券商22日買超金額達7,000萬元以上有17檔,廣達買超3.6億元最多,其次為晟銘電買超2.62億,南亞、中鋼、京元電子、技嘉、鴻準等都各達1億元,以及燿華、志聖、協易機、長榮航、國產、一詮、尼得科超眾、大成鋼、華通、長榮等各買超7,400萬~9,400萬元之間。

其中,電子股仍以AI股族群、低軌衛星等為主,另傳產股有航空貨櫃股,以及股價在低基期的鋼鐵及塑化股等。中鋼、南亞等鋼鐵及塑化龍頭股,股價不漲反跌,且中鋼面臨季線保衛戰,南亞更跌破10年線,股價十分慘澹,官股券商已帶頭展開回補持股。

若從股價來看,官股券商與外資同時都加碼的廣達及長榮都收漲,以及外資賣的相對較少的尼得科超眾也收紅。

廣告

另外上述官股買超股中,遭到大幅外資提款的有南亞、中鋼、長榮航等,各達8億~10億元,全數集中在非電族群。

專家指出,公股券商22日趁著外資買股,逢高調節67.15億元,賣超2億元以上有台積電23.88億元、仁寶6.5億元、宏碁5.5億元,統一、正新、聯電及緯創等各遭提款2億~3億元之間;惟此時逢低布局股,有機會在外資回頭加碼時有一波表現,也代表政策態度,跌深股有機會展開補漲。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