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聯發科 2019年6月合併營收208.93億元 年增-0.79%
日期: 2019 年 07 月 10日
上市公司:聯發科 (2454)
單位:仟元
台股不同於昨(21)日大跌行情,受到昨晚美股三大指數回神激勵,台股今天開盤時就氣勢如虹,早盤一度大漲222.78點,突破17400點關卡,再創下歷史新高。 今天傳產股帶動台股上攻,航運及鋼鐵族群強勢表態,如中鋼(2002)、大成鋼(2027)等鋼鐵股,以及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等航運三雄,上午漲幅都超過5%。 不僅如此,台股今天同樣爆量,集中市場在上午11點成交值已超過3000億台幣,意味全天量能極可能再創歷史新高。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1年4月22日電)台股今天創新高後震盪近362點如「雲霄飛車」,甩出新台幣6448.89億元的歷史天量,「股市小白」膽顫心驚。投顧分析,爆量中心在航運股,無須過度恐慌,選股應避開基本面差的虛胖型個股。台股今天上沖下洗361.98點,衝高後震盪走低,終場下跌105.14點,以17096.97點作收,跌幅0.61%,收盤成交金額新台幣6448.89億元,再次爆出歷史天量。法人圈今天流傳一張梗圖,成交量數字6448.89億元被紅線圈起,搭配一張表情「驚呆」的漫畫人物,旁白「是要乎我驚死喔!」這樣的成交大量,即使是資歷逾30年的老營業員也前所未見,不管是股市小白還是投資老手,都在今天見證台股歷史性的一刻。觀察台股今天走勢,早盤一飛沖天,衝到17428.15點的歷史新高點,隨後再震盪下殺,終場翻黑下跌105.14點。如同「雲霄飛車」般的震盪幅度,恐令投資新手臉色發白,「還能不能進場、會不會套在最高點、怎麼選股?」都是這些股市小白內心浮出的問句。分析台股今天量能暴衝的最大關鍵,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原因就是航運類股今天「熱到最高點」後陷入多空交戰,股價開高走低,爆出巨量,單是一檔長榮今天就有600億元的成交金額,鋼鐵股也有500多億元的成交總額,且都留下長長的上影線;反觀電子族群今天就相對穩定。他剖析,這恐代表這段時間「飆很凶」的航運、鋼鐵等傳產族群「要小心了」;但不意味著「完蛋」,而是要開始反省,這陣子受惠疫情,天時、地利、人和的航運族群未來能否長期創造出這樣的獲利佳績,否則就會像2017年被動元件缺貨,激勵國巨股價飆上千元後跌落,投資人不得不謹慎。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表示,台股今天爆出天量的原因除了航運急漲,引出當沖賣壓外,股價一開始的漲幅也吸引投資人進場;在多空換手及指數已在「萬七」關卡之上,成交金額自然放大,未來4000億元的量能將是常態。值得關注的是,三大法人今天合計賣超28.99億元,其中自營商賣超59.15億元,投信買超1.02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29.14億元。他認為,今天的爆量翻黑,都是內資、當沖「玩出來」的結果。而台股究竟還能不能進場?儲祥生認為,要留意的是過熱的個股,只要美股維持多頭格局、台股資金依舊充沛,續創新高的空間仍是存在;但電子股也沒有被低估,本益比現在也很高,因此基本面較強的個股應該會相對獲得青睞。展望後續,黃國偉表示,今天雖然賣壓大,但指數只有跌100多點,顯見盤勢還不至於到反轉的地步。不過,對投資人來說,選股則非常重要,過去業績「虛胖」的個股存在警訊,而基本面良好的績優股及漲價概念股也都還有支撐;航運、鋼鐵、原物料等族群今天開高走低,最大關鍵是「漲太凶」,目前和基本面還沒有太大的背離。他也觀察到,台股站上萬點之後,股市一片欣欣向榮,去年3月遭逢疫情干擾,股市重挫反而開始吸引許多新開戶人數,尤以年輕人居多;而近期台股蒸蒸日上,指數一路開飆至萬七關卡之上,持續吸引許多新手投入股海,新開戶熱度維持高檔不墜。(編輯:張良知)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在美股四大指數齊收揚激勵下,台股今順勢開高,在電子、金融以及傳產全數喊衝下,一度大漲逾220點、17428點,盤中再創歷史新高17428.15點,惟12:15分過後,由於指數高檔逢高賣單調節出籠,航運、鋼鐵等強勢族群賣單調節,指數紅翻黑,終場下跌105.14點,報在17096.97點,成交量高達6448億元,創下歷史新天量。 電子股今早盤有撐,台積電(2330)開小高震盪,尾盤翻黑,股價小跌0.17%;股王大立光(3008)則是尾盤漲幅收斂,收小漲0.16%,收在3050元;聯發科(2454)也是尾盤翻黑,小跌0.4%,收在985元;鴻海(2317)開高走低,終場收跌2%。 盤面焦點航運股今上半場風光無限,漲勢由海運蔓延到空運,受歐美港口塞港、貨物由海轉空的催化,華航(2610)一度飆漲停價,來到22.6元的近日新高,終場收斂到0.24%,長榮航(2618)同樣也是攻上漲停後打開,終場收漲1.3%,貨櫃輪部分,長榮(2603)一度逼近漲停,午盤後賣壓強勢調節、收跌3.95%,陽明(2609)、萬海(2615)同樣也是開高走低,收跌約4%,四維航(5608)更是一天歷經漲停、跌停,股價震幅劇烈,益航(2601)同樣也是衝漲停16.9元,終場打開收漲逾2%。 另一強勢族群鋼鐵股,中鋼(2002)今前半場帶頭再攻高,開盤隨即站上40元大關,終場漲幅收斂到1%左右,盤中類股一度有10檔亮燈漲停,只是尾盤同樣是受到調節賣壓的打擊,多檔翻黑或是漲幅明顯收斂。 台股再飆天量,分析師表示,今收盤指數跌破5日線,且K線留下帶有長上影線的黑K線,收盤收在相對低檔,指數高低點差距300點以上,加上量能明顯放大,高檔爆量疑慮再起,短線留意後續幾天能否維持在10日線之上,另外,就類股變化來看,今日電子股佔大盤成交比重續創新低,來到47.3%,股價跌破月線支撐,傳產中,航運類股在周三持續拉升至18.2%,鋼鐵股比重也拉至9.1%,二類股比重合計接近30%,不過就收盤來看,與周二當時收盤收在相對高檔已經明顯不同,顯示不論電子或是傳產均有出現轉弱跡象,因此,短線盤勢上震盪機率將加大。 目前全球景氣緩步復甦,美國基建法案積極推行,FED維持寬鬆基調不變,國際股市資金充沛,加上目前正值美股及台股第一季財報登場,預期財報利多可期,有利多頭行情延續。建議布局產品報價上揚、以及殖利率題材的類股,航運、鋼鐵、塑化、紡織、造紙、水泥、銅箔及板卡等族群。
重視市值甚於股價! 經濟日報主辦的論壇,邀來超重量級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來演講,成為全場最吸睛的焦點。上次張忠謀提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勢必成為全球地緣政治的焦點,這一年來大家都強烈感受到了。這回張創辦人提到台灣要有第二座護國神山很難,同樣引起外界熱烈討論。
全球鬧晶片荒,這波缺貨潮不僅限於晶圓,而是整個半導體供應鏈!(MCU)微控制器廠盛群向客戶發出通知,「交期在2022年訂單,即日起暫停接單」,因為晶圓廠跟包裝廠已通知另一波漲價,漲幅 15%到30%,即日起暫停接單,預計 5 月上旬,確定晶圓廠提供的 2022 年生產片數,才會開放接受 2022 年交期的訂單,彷彿骨牌效應一般,另一家 MCU 廠松翰也確定暫停接單。資策會資深研究總監陳子昂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電腦相關產品業績依舊正成長,相關資、通訊需求也大量增加,缺貨是整個產業鏈共同面臨的問題,目前是下明年訂單,或許要等待下半年開始接後年訂單,供需才會趨於正常。除了半導體之外,整個電子產業也出現缺料現象,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跟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前幾天同聲表示,電子業缺料問題嚴重,劉揚偉認為,缺料問題至少持續到2022年Q2;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說,缺料是好事情,代表產業蓬勃,他定義這是「甜蜜且困難的事」。(民視新聞/王嘉琳 鍾淑惠 台北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王世堅批沒超前部署 謝曉星:1.28億建預報系統台股盤中漲132點 鋼鐵航運氣勢如虹路邊郵筒沒有洞 民眾好奇po文熱議
航運股大爆發!長榮(2603)近日一路飆漲,陽明(2609)、萬海(2615)股價同樣衝高,貨櫃三雄及其餘12檔航運股在台股表現亮眼;長榮21日市值已超越廣達躍升第19名,今(22)日開盤股價隨即突破80元、市值超過4200億元,以黑馬之姿超越第18名股王大立光,再創新高紀錄。 而回顧今(2021)年1月,曾有一名社會新鮮人All in長榮航運股,但當時股價慘綠一片,讓她存款賠到只剩9000多元,如今,手中握的長榮卻讓她賺翻了。
零股洗牌!鋼價連11月上漲、「大排長榮」助攻,小資散戶4月忙換股,「沒多餘資金,只能忍痛先賣台積。」專家指出,如果還想進場航運鋼鐵股,要注意兩指標。
【時報-台北電】新台幣21日早盤逆勢續揚,盤中最高觸28.032元,挑戰28元大關,惟尾盤由升轉貶,終場收28.151元兌1美元,貶值1.3分。不過,台股資金派對未歇,觀察盤面上有包括南亞(1303)、中信金(2891)等13檔,獲外資青睞,連3~9日敲進,累積張數均逾萬張水準,看好程度不言而喻。 外資21日賣超台股202億元,值此之際,包括南亞、中信金、精成科、廣達、東聯、神達、威剛、英業達、中工、合晶、金寶、台塑、富邦金等13檔,持續獲青睞,連日買超。 上榜個股產業別包括矽晶圓、記憶體、電腦周邊、塑化、金融、化學與營建等。有趣的是,近日高度熱門的鋼鐵、航運兩大族群等都不在其中;以指標股來看,鋼鐵龍頭中鋼遭外資連賣3日、累積破6.3萬張,大成鋼也連2日遭賣超;外資對陽明21日轉賣1,719張,但對萬海、長榮則再度轉買。 此外,南亞、台塑雙雙上榜,顯示買盤對塑化產業重視。據統一投顧產業評析指出,第二季進入旺季,搭配全球經濟復甦,德州石化產能運作尚未恢復正常,供需偏緊,有利塑化產品價格延續高檔,維繫獲利,目前利差趨勢最佳是PVC及AN,預估台塑本業獲利將再創高,對台塑四寶營運看法持續正面,對於南亞則看好電子材料部門第二季營運持續強勁,營業利益有機會再創高。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美國經濟復甦預期有助提振亞洲國家出口前景,這已率先印證在中國、南韓、台灣等主要亞洲國家今年來強勁的出口動能。針對科技股,疫情大有可能加速企業的轉型計劃,可留意數位轉型相關者,其中,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安全雲端運算對日常生活產生最大的潛在影響,其前景可能最為吸引。(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方歆婷/台北報導)
投保是個人自由及隱私,倘遇上親人突然離世,又沒有交待清楚,身後的錢事處理起來其實有點棘手,甚至因而錯失理賠。而除了保單之外,當然其他金融資產也得一併清查。
每年五月的報稅季又要來臨了,今年除了為了讓民眾能更方便報稅,特別新增了手機報稅的這項服務,還有2新制需要特別留意,此外,還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年薪資未達40.8萬可以不用報稅,但
台股今 (22) 日收跌 105.14 點跌破 5 日線,收 17096.97 點,並爆發史上最大量的 6448.8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28.99 億元。外資大賣群創 (3481-TW)、友達 (2409-TW) 面板雙虎合計 22.66 萬張。
日 期:2021年04月22日公司名稱:國巨(2327)主 旨:國巨董事會決議109年度盈餘分派發言人:宋志翔說 明:1. 董事會決議日期:110/04/222. 股利所屬年(季)度:109年 下半年3. 股利所屬期間:109/07/01 至 109/12/314. 股東配發內容:(1)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元/股):8.00000000(2)法定盈餘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0(3)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元/股):2.00000000(4)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元):4,959,188,570(5)盈餘轉增資配股(元/股):0(6)法定盈餘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7)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元/股):0(8)股東配股總股數(股):05. 其他應敘明事項:無6. 普通股每股面額欄位:新台幣10.0000元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04月22日電)航運、鋼鐵類股股價今天上沖下洗,多檔個股震幅逾10%,分析師指出,鋼鐵、航運族群漲多拉回,投資人可觀察大盤走勢、資金比重,作為是原物料族群是否轉弱的參考依據。台股早盤再創新高,不過午盤過後劇烈震盪,震幅超過360點,終場下跌105.14點,以17096.97點作收,成交爆大量,達新台幣6448.89億元,創歷史新高量。鋼鐵、航運早盤扮演台股向上攻堅要角,不過午盤上演多空交戰,航運和鋼鐵類股均明顯拉回修正。以航運族群來看,長榮(2603)盤中站上83元,漲逾9%,不過尾盤翻黑,低點觸及71.9元,終場收在72.9元,震幅高達14.62%,萬海(2615)終場震幅同樣達到14.62%,陽明(2609)震幅達16.43%。散裝航運四維航(5608)走勢更加劇烈,從漲停價36.6元摔至跌停價30元,震幅高達19.82%,新興(2605)也達13.76%。鋼鐵部分,中鋼(2002)今天股價曾衝上41.95元,漲勢逼近9%,不過一度翻黑至37.85元,終場收紅、漲1.04%,震幅高達10.65%。宏遠投顧副總經理陳國清分析,鋼鐵、航運族群漲多拉回,屬於正常現象,認為不會整理太久,洗盤而已。他以航運股為例,若大家都搶當航海王,都坐在船上不下船,主力大戶還會替誰拉呢?他認為,當貨櫃航運股公布第1季財報報與4月營收,股價有望再向上攻堅。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分析,雖台股今天爆大量下跌,但認為不需過度恐慌,美股仍維持多頭格局,發生系統性風險低,理論上資金不會大幅撤出股市。他說,原物料、航運多檔個股表現上沖下洗,手中持有相關類股的投資人可以關注兩大重點,一是大盤走勢,不過尚未出現轉弱跡象,不必過度擔憂。第2,資金是否大幅流出傳產,當美國科技類股轉強時,台股資金可能回流電子,若電子股比重明顯回升,且連續3至5天交易量逾7成時,投資人則須留意相關個股走勢。他說,資金持續在傳產族群輪動,認為航運、鋼鐵應是漲多拉回,雖投資人可能因追高導致短線套牢,不過只要資金仍留在傳產,後續解套的機會頗高。
【時報-台北電】近一季國際股市類股輪動,資金轉進傳產、金融等價值股,漲多的科技成長股回檔整理,這現象在美股、台股都很明顯,現在要投資成長股或價值股成為市場爭論話題。投信法人表示,從時代趨勢、估值角度與未來獲利動能來看,現階段是逢低布局成長股的好時機。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這次由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引發的成長股與價值股輪動,已出現鈍化,近期大型成長股表現相對優異,預期美債殖利率將處於高原震盪,科技類股將呈現分化,現階段對細產業的配置更重於選市,投資方向上,長線看好AI、半導體、資料中心、電動車與零組件、雲端等產業趨勢,依市占率、獲利能力及業績展望選股。 郭智偉表示,探究這波走勢,不論台股或國際股市,價值股從去年第四季開始發動,今年第一季成為市場焦點,主要原因是去年因疫情受傷,基期低、評價水準低,今年因疫情和緩而受惠。而疫情受惠的科技成長股,則是因美國景氣復甦預期,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從低檔0.9%攀升至1.74%,造成本益比偏高的成長股較大修正,這是資產重新定價的正常過程。 投信法人表示,股市由全球央行釋出的巨量流動性推動的資金行情,正轉向尋求有獲利支撐的業績行情。去年的特殊狀況,造成今年價值股獲利會不錯,表現也許不輸成長股,但其獲利本質並未改變,當資金湧進價值股,快速推升美國道瓊及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後,評價已不便宜,明年回復常態的相對低成長,推升股價續漲的動能相對減弱。 股市向來走在基本面前,或許價值股有一至兩個季度榮景,但展望未來,現階段逢低布局成長股,分批累積部位,才是最佳策略。 回溯美國標普500指數成長股跟價值股歷史表現,2000~2007年價值股長期優於成長股,因成長股仍處於網通泡沫後的療傷期。2007年後出現分野,當年度,蘋果發表iPhone智慧手機、網飛率先推出影音串流服務,臉書在2012年上市,亞馬遜進入高成長期。各種新興科技產品、服務蓬勃發展,漸成為日常生活所需,獲利高成長推動,2007年到2020年成長股表現大幅優於價值股。 價值股一度在2016年明顯反超成長股,原因是當年前三個季度成長股表現仍佳,但第四季美國聯準會升息,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從1.6%攀升至2.5%,資金轉入價值股。但隔年,股市即重回成長股領漲的軌道,因產業大趨勢發展的結構並未改變。(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1年4月22日電)台股早盤再創新高,不過午盤過後多空激戰,劇烈震盪拉回翻黑,上沖下洗超過360點,終場下跌105.14點,收在17096.97點,成交爆大量達到6448.89億元,創歷史單日成交新天量。台股早盤在鋼鐵和航運類股領軍衝鋒,指數創盤中歷史新高,最高來到17428.15點,大漲226.04點,不過午盤過後多空交戰,賣量湧現,大盤劇烈震盪拉回翻黑,震盪超過360點,電子、航運和鋼鐵類股明顯拉回修正。終場加權股價指數下跌105.14點,收在17096.97點,5日線約17209點得而復失,成交值爆出新天量達新台幣6448.89億元,突破6000億元大關,電子股翻黑下跌0.8%,金融股維持平盤小漲0.03%。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整理,終場收在591元,小跌0.17%,聯發科(2454)收在984元,小跌0.4%,鴻海(2317)收在117.5元,下跌2.08%;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08元,下跌1.82%,股王大立光(3008)收在3050元,小漲0.16%。聯電(2303)終場收在54.8元,上漲2.62%,南亞科(2408)收在93.4元,下跌4.98%。傳產股震盪劇烈,塑膠翻黑小跌0.17%,航運一度大漲超過8.4%,終場翻黑下跌2.22%,其中長榮(2603)收在72.9元,下跌3.95%,陽明(2609)收在59.6元,下跌4.94%,萬海(2615)收在85.8元,下跌4.24%。鋼鐵股一度大漲8.4%,午盤過後明顯拉回,終場小漲0.76%,其中中鋼(2002)收在38.9元,漲1.04%,新光鋼(2031)收在59.3元,小漲0.68%,大成鋼(2027)漲0.63%,收在48.3元。展望台股後市,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目前總體經濟仍偏正面,全球加快COVID-19疫苗施打進度,預期美國在下半年可達群體免疫門檻,有助刺激全球景氣上揚,另一方面,資金面持續寬鬆,全球補庫存動作持續,將支撐美台企業獲利維持上修週期,台股可望延續高檔震盪格局,4到5月進入財報季,預期個股表現將優於指數表現。魏永祥指出,若企業獲利維持成長動能,股市多頭格局不變,後續企業獲利表現是引導股市方向的重要關鍵,可留意5G、半導體、網通等族群;另外中小型股、高殖利率、利基型傳產股、原物料股等續有表現空間。法人表示,台股大盤日KD技術指標處於超買區,短線波動放大,盤勢相對震盪。
被戲稱為「小強」的蟑螂是惹人厭的害蟲,偏偏生命力十分強韌,多數人都曾有在住處中看到其蹤跡的經驗。然而,有一名女子對此完全無法忍受,只要在住處看見蟑螂,就要求搬家,三年內的搬家次數
實習編輯楊佩庭/台北報導 根據監察院22日公布最新一期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表,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除了擁有21張「護國神山」台積電股票,還有群創、穩懋、聯發科、友達、聯電、台肥、光磊
在今日台股上中下洗震盪的走勢中,金融股相對抗跌,其中元大金盤中一度大漲逾3%,最高達26.65元,持續創2009年來新高,為目前金融股中最強勢,市值也一舉飛越3100億元大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許多愛吃海鮮的人都把海膽視為美味珍饈,幾年前台灣還曾有新聞呼籲民眾避免吃太多造成濫捕,使海膽瀕臨滅絕。不過,在美國的狀況卻恰恰相反:因為海膽太多,導致生態環境失衡,科學家想方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