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東浦 2024年5月合併營收1.56億元 年增0.23%
日期: 2024 年 06 月 07日
上櫃公司:東浦 (3290)
單位:仟元
日期: 2024 年 06 月 07日
上櫃公司:東浦 (3290)
單位:仟元
戴德梁行剛發布最新預測:去年920打房政策發威,今年房市恐萎縮到28萬棟。但別擔心,專家說不會「冰天雪地」,房價只是緩修不會大跌呢~有個超級好消息:2025年將是「大都更元年」!你知道嗎?全台超過一半的房子都超過30歲了!政府放寬容積認定,還提供預鑄工法獎勵,這波都更潮可能成為房市新動能。更讓人振奮的是,最近房市交易量連續兩個月上升!12月比11月增加3%,新竹和台南更是大漲6%,看來市場正在慢慢回暖~ 想知道更多市場趨勢?繼續看下去。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農曆春節9天連假快到了,許多民眾都趁著長假出國旅遊,不過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訂有國外旅遊計畫的民眾,若因積欠稅款被限...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中獎人是你嗎?113年7-8月統一發票領獎期限只到下週一(1月6日),還有4名千萬特別獎未領,有在嘉義繳100元停車費的,也有...
[Newtalk新聞] 最近一期《商周》報導著全球第二大食品商百事,攜手超過十位台灣農民,讓700塊農田長出國產洋芋片,驚人的是旗下樂事洋芋片的銷售量竟能環繞台灣九圈,台灣馬鈴薯田著實成了全球零食的關鍵角色。 觀察數位網路化的時代下,台灣在地農民因數位落差,從弱勢小農商家,如今已成為不分大小品牌商擁抱的對象,在各自品牌說了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讓消費者甘願掏錢付費,這的確實會是一門好生意! 事實上,一直以來農委會關心農民的數位落差,從協助農民善用網路資源賣水果,媒體整合通路資源,將在地商品銷售出去。甚至,更有民間學界跨界、組織共同發起,從農產品研發改善、通路行銷、人力資源等整合,發揚光大台灣在地農產品! 農業英文「Agriculture」一詞是由「Agri」與Culture」而來,即是充分表達農業和文化間不可分割的連結。從品牌策略來講,往往扣結著「在地」、「農民」能為品牌故事大大加分。 首先,當今產銷履歷的溯源意識抬頭,尤以食安問題頻傳之際,消費者更重視產品原物料來源透明,農友落實執行產銷履歷可增加其競爭力,消費者可認明生產者、出產地;企業供應鏈採購其商品,實踐企業永續、社會責任,結合一
美股新年首個交易日開高收黑,台股今(3)日開盤鑿是大漲逾240點,指數回到23,000點,但不到一小時漲幅收斂,上漲百點。運達投顧操盤經理人黃紫東受訪表示,台股昨日就已先反應美股修正,今日龍頭族群如機器人、CPO概念股是否異軍突起是今日延續漲勢的重要關鍵,另外近期美元強勢,短線上雖有雜音,但長線而言對公司為一項利多,建議投資人避免過度擔憂。
趕快摸摸口袋!113年7月至8月的統一發票領獎期限,即將在6日到期,倒數3天財神爺就要走人了,目前仍有4張千萬元發票得主尚未現身,財政部呼籲幸運兒速速現身。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電動車及儲能市場的爆炸性成長,正全面推動二次鋰電池需求攀升,全台規模最大的廢鋰電池處理廠三大未來(7761)再度成為業界焦點!近期,公司成功與保時捷續約以及與現代汽車首次簽訂合約,作為各大車廠指定的電池處理合作夥伴,三大未來(7761)在全球電動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及環保法規日趨嚴苛的雙重利多之下,營運可望大幅增長。 三大未來專注於廢乾電池回收處理,過去因再生料如碳粉、錳、鐵等附加價值有限,導致相關業者稀少。然而,隨著電動車與儲能市場的迅猛崛起,二次鋰電池的運用變得無所不在,其回收後的再生料如鈷、鋰等關鍵金屬,再加上全球環保意識高漲、各國法規日益嚴格,如《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EU Batteries Regulation)》的實施,將電池從設計、生產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納入監管,這些趨勢正促使廢電池回收成為循環經濟的黃金商機。 三大未來於2024年完成對三旺科技公司重大投資,全面推動廢電池高質化處理,彰顯出非凡的技術實力與前瞻布局,同時也是眾多國際大廠的首選合作夥伴。目前包括蘋果、保時捷、Lexus、中華汽車、光陽及Gogoro等知名品牌均為其重要客戶。近期,再與
時碩工業(4566):受惠比亞迪訂單增溫+AI水冷快接頭開始試產,泰國持續建廠,股價開高走高,往半年線靠近。和大(1536):明年開始供貨特斯拉電動卡車,毛利率可望提升,加上轉投資盟英搭機器人商機,早盤股價漲逾1%。聯鈞(3450):AOC產品受美系雲端客戶歡迎,規格將升級至800G,股價沿5日線小漲。昇達科(3491):低軌衛星訂單倍增,明年營收估增五成,股價勁揚3%。和樁(6215):自有品牌auro、solutions導入機器人一站化服務,早盤開高走高拉上漲停板。(周佳蓉)
時報-HKEX 1月台指期貨指數 時間 指數 漲跌 時間 指數 漲跌 08:45 956.9 -2.6 11:30 - - 09:00 956.9 -2.6 11:45 - - 09:15 966.3 +6.8 12:00 - - 09:30 969.5 +10 12:15 - - 09:45 966.8 +7.3 12:30 - - 10:00 - - 12:45 - - 10:15 - - 13:00 - - 10:30 - - 13:15 - - 10:45 - - 13:30 - - 11:00 - - 13:45 - - 11:15 - -
[Newtalk新聞] 台股今天(3日)開紅,漲逾240點收斂漲幅,最高來到23092點,櫃買指數(中小型股)、電子與金融類股全開紅、走漲。 四大電子權值股F4,約9點10分前全開火,台積電漲15元、來到1080元;鴻海漲1.5元、來到184元;聯發科漲10元、來到1360元;廣達漲2元、來到282元。 快速掃描新年美股第一個交易日(2日)表現,四大指數劇烈震盪,2025年首個交易日多空對峙,盤中開高走低劇烈震盪,科技巨頭股走勢分歧,輝達等AI巨頭股重新獲得資金挹注強漲,是帶動美股尾盤跌幅收斂的最大功臣。 分析師林漢偉表示,今天台股受到美股震盪影響,盤中在23000點整數壓力下盤整待變,受到外資空單與台幣匯率影響,要反彈挑戰季線,仍需內資積極表態,櫃買指數如能收復5日線,有利中小型股加速轉強。 觀察時事趨勢,林漢偉指出,美東碼頭罷工激勵國際航商強彈,貨櫃三雄加速補漲力道。長榮航、虎航與華航受惠兩岸開放題材,但需留意油價走強壓力。輝達股價強彈,神達、鴻海、廣達、緯創與技嘉回穩反彈。散熱族群受惠VRT大漲,雙鴻、奇鋐、高力與健策啟動補漲。 另外,林漢偉指出,今天台積電重新站上月線,仍受外資
為能持續強化金融機構因應氣候變遷風險及提升實踐永續的能力,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台灣金融研訓院、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及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持續推動「永續金融評鑑」,期能以兼容國際標準與國內永續金融發展趨勢的評鑑機制,帶動金融機構在淨零轉型及永續發展的動能
【時報-台北電】貨櫃海運業大撒幣投入軍備競賽,根據Alphaliner的統計,2024年新船交付約310萬TEU(20呎櫃)、造船訂單逾440萬TEU,雙創新高;累計至2025年1月2日,全球貨櫃海運市場營運船舶高達6,371艘、總運力逾3,143萬TEU,也來到史上最高潮。 市場關注未來市場供需狀況,Alphaliner預估,2025年新船交付逾200萬TEU,供給成長6%、需求成長2.5%,供需缺口較2024年收斂,接下來2026年新船交付約150萬TEU,2027年再攀升至大約260萬TEU,僅次於2024年、居史上第二高。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全球航商競相砸大錢造船,主要有四大原因,包括船隊汰舊換新、以自有船取代長租船、打造環保船符合法規需求,以及擴大海運版圖搶市占。 其中,地中海航運(MSC)在2024年簽訂新造船約56艘、合計運力109.4萬TEU,居海運業之冠;累計截至2025年1月2日新造船訂單131艘、運力逾200萬TEU船,也是全球之最。 另在疫前,航商手上現金流有限,大量租船營運,隨這些年航商獲利豐滿手現金,像是長榮、萬海等,紛紛改以自有船取代長租船,健全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中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初步統計2024年市場披露回購增持計畫超過2,500億元人民幣。中國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頭版文章報導指稱,截至2024年12月底,金融機構與700多家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達成合作意向,其中,200多家已發布公告披露擬申請貸款上限超500億元人民幣,60%以上的貸款用於回購,貸款按照利率優惠原則定價,平均利率水準2%。文章指稱,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全市場披露的回購增持計畫上限超2,500億元人民幣。報導引述產業專家的觀點指出,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施行有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降低了參與門檻,進一步調動了上市公司及重要股東實施股票回購、增持的積極性,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提振了市場信心,維護了資本市場的基本定價和流動性支持功能。
美國大型連鎖賣場好市多(Costco)宣布與建商Thrive Living聯手在洛杉磯興建一棟800戶的大樓,其中184間公寓提供低收入家庭優先租用,一樓是好市多賣場,預計能吸引大樓住戶及周邊居民加入會員消費,好市多的租金能降低建商的資金壓力,好市多則可以在人口稠密區設立據點,擴大用戶群,被稱讚是相當新穎的策略。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蘋果是台積電最大客戶,尤其每年推出的iPhone新機,會採用什麼規格的晶片,備受關注,即將在今年發表的iPhone17Pro原本傳出會採用台積電的2奈米,但被爆出良率低,導致計畫延遲,甚至還傳出,包括輝達、高通可能轉單三星,對此台積電尚未有回應,不過專家說,三星遠遠落後台積電,韓國媒體報導,不必太認真看待。全新超薄的機身、大螢幕尺寸、金屬外殼框架,蘋果iPhone17還沒發表,但設計規格已經在網路曝光,無論是真是假,都讓果迷相當期待。蘋果iPhone 17 Pro是否採用台積電2奈米或3奈米製程引發各界討論(圖/翻攝自Matt Talks Tech)美國科技YouTuber Matt Talks Tech說,我們聽到將採用A19晶片及A19 Pro晶片,也有聽說可能採用台積電2奈米製程,我們不太能確定,但能確定的是採用A19晶片及A19 Pro晶片,效能提升20到30%。蘋果i17使用的A19晶片,到底是採用2奈米,還是3奈米,持續引發關注,不過現在傳出,台積電在2奈米良率遇到困難,無法用在蘋果i17Pro,計畫不僅延遲到2026年,包括輝達、高通可能會轉單給三星,對此台積電尚未有回應。蘋果iPhone 17 Pro是否採用台積電2奈米或3奈米製程引發各界討論(圖/翻攝自台積電官網)雲報資深產業分析師兼副社長柴煥欣指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目前是就是試營運的狀況,良率最起碼也是從60%起跳,如果我們到2025年的第四季的話,台積電2奈米製程應該也可以達到70%,甚至是更高的這樣子的一個水準,三星目前的話,目前的3奈米製程,有沒有達到20個百分點,都還是有讓人疑慮的地方,韓國媒體的放話,我們認為也只是純粹的,是在為三星爭取蘋果的訂單,所放出的風聲而已,這個部分並不需要太過認真的來看待。專家認為,和台積電相比,三星的3奈米良率更低,更別說2奈米,對於這種傳聞,不必太認真。原文出處:台積電2奈米傳「良率低」恐轉單?專家:三星3奈米良率更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試吃筆記】「莎瓦迪卡」尾牙季推泰式帝王蟹兩吃!包廂附KTV免換場續攤太方便ETF換股潮來了!這6檔成分股增最多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摩根士丹利方面認為,隨著利潤成長放緩,為標普500指數去年23%的漲幅做出一半以上貢獻的科技巨頭可能很難在2025年主導市場。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首席投資長Lisa Shalett週四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表示,利潤放緩可能會讓一些押注這些非常高的兩位數成長的忠實投資者感到意外,認為它們作為一個整體可以一起交易並引領市場的想法可能會在2025年動搖。根據金融媒體行業研究匯編的數據,所謂的「科技七巨頭」,也就是Alphabet Inc、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輝達和特斯拉今年的總盈利預計將成長18%,低於2024年的34%。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投資者對這些科技股越發小心。一項衡量「七巨頭」股價行情的指數近日表現不佳。Shalett預計,交易員在2025年買入超大盤科技股時會更具選擇性,並且進行區分來挑選贏家。她表示,目前正進入一個週期階段,對個別公司部位的差異確實會產生影響。Shalett認為,2025年的關鍵在於「擁有現實的預期」並從標普500指數的其他成分股中「挑選股票」。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瑞典央行週四發布的最新貨幣政策會議記錄顯示,瑞典央行行長Erik Thedeen表示,在基準利率下調1.5個百分點達到全部效果後,貨幣政策可能不再具有收縮效應。Thedeen表示,在2025年上半年再下調一次政策利率可能是合適的,但在對政策利率做出任何進一步調整之前,等待和觀望將是合適的。Thedeen指出,官員們需要採取試探性的方法並保持耐心,以便在考慮新措施之前,已經採取的降息措施有時間在指標和其他數據上留下印記。瑞典央行副行長Per Jansson則是表示,應該有可能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下調政策利率需要在年初,也就是1月份或者可能在之後的3月份會議上進行。Jansson表示,2025年第一季經濟應該已經開始顯著增強,同時剔除能源價格的通膨率繼續高於通膨目標0.5個百分點左右。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可能會被認為不太合適。Jansson指稱,現在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意味著,瑞典央行需要對各個方向的重新思考持開放態度。2024年12月19日,瑞典央行降息25個基點,並且表示一旦展望維持不變明年上半年或再次調低。
商傳媒|記者鄭甫凱/台北報導台股高股息ETF受益人數合計722.5萬人,占整體台股ETF受益人數逾7成,高股息ETF受台灣投資人喜愛的程度可見一斑。投資人選擇投資高股息ETF的原因,主要是期待穩定息收之餘,也能同步享有資產增值。觀察今年台股高息ETF總報酬,受惠台股表現亮眼,多數都有不錯績效。但其實今年總報酬最好的高息ETF,並不是在台股市場,而是海外。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今年以來含息績效突破3成,高出第2名近10個百分點,跌破外界眼鏡。受美中貿易衝突,以及中國政府過去房市調控等因素影響,近年陸股相對黯然失色。不過隨著美國降息、中國政府開始密集推出利多政策以後,這種情況在今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轉變,也帶領陸股水漲船高。首先是今年第三季末,中國人行首次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支持資本市場,符合資格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可使用自身擁有的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為市場增加流動性,帶動了陸股從9月底展開一波大漲。隨後,中國近期進一步宣布,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寬鬆」,是14年來首次出現重大立場轉變,積極透過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