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嘉彰113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日 期:2024年05月06日
公司名稱:嘉彰 (4942)
主 旨:嘉彰113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發言人:鄭力銓
說 明:
1.董事會召集通知日:113/05/06
2.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113/05/14
3.預計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之財務報告或
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年季:113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告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日 期:2024年05月06日
公司名稱:嘉彰 (4942)
主 旨:嘉彰113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發言人:鄭力銓
說 明:
1.董事會召集通知日:113/05/06
2.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113/05/14
3.預計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之財務報告或
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年季:113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告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超「萌」信用卡又多一張!國際組織Visa找來風靡全球的LABUBU跨界銀行,攜手聯邦銀行(2838)今(19)日正式宣布推出LABUBU圖樣IP授權的「聯邦賴點Visa卡」,而且限量1200張,7月1日起開放申辦,還有獨家限量肩背袋首刷禮,預料將引爆年輕世代搶卡熱潮。
緯創(3231)今日(19)上午舉行全球營運總部竹北AI園區開幕典禮,董事長林憲銘致詞時表示,AI不是單一產品,而是未來國力的代表,如何駕馭AI,將是台灣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貨櫃三雄龍頭長榮(2603)今(19)日迎「13%除息秀」,不過觀察昨日搶進卡位的量僅約6萬人,市場似乎對長榮13%的殖利率興趣不高,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表示,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長榮填息難度高,加上台積電填息失利,影響信心,因此卡位相對冷清,也建議投資人不要在此時看到價格「划算」貿然進場。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擁有超過110萬名受益人的ETF0050,經過「一拆四」分割後,一張價格從18.2萬元,降到4.7萬元,連5萬元都不到,昨(18)日一恢復上市,就吸引超多小資族買進,開盤大約一個小時,成交量就爆出超過12萬張!對比過去最強的競爭對手富邦台50(006208),今天成交量只有一萬多張,0050以平價 版 的姿態登場,分析師認為將會更有競爭力,而過去一手催生ETF0050的推手,現任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該如何接招?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AI教父黃仁勳每次來台,都會和供應鏈夥伴,舉辦兆元宴,大老闆們列隊合影的畫面,被形容根本是0050實體化,因為我國第一支ETF0050,涵蓋台灣市值前50大上市公司,能清楚反映台股的主流趨勢。如今這款ETF龍頭進行1拆4分割後,每股價格從大約180元,淨值瞬間降到47.32元,等於買一張五萬元有找,大幅降低投資門檻,民眾:「因為之前太貴我就沒有買,現在(分割後)可能會(想買)吧,相對其他檔(ETF)來說應該算穩定一點)。」民眾:「分割後的確會讓人比較想投資,但是還是會根據自己的正式狀況去做分配。」6月18日恢復上市的0050,以47.5元開出,一個小時內,成交量就爆出12萬多張,對照另一款競爭對手ETF006208,同樣是追蹤台灣50指數,過去有不少股民會猶豫該怎麼選,因為一邊是ETF龍頭,另一邊價格相對有吸引力,但經過這場拆分大戲之後,分析師認為接下來0050的表現,會很有看頭。巧合的是,當年催生台灣第一檔ETF0050的推手就是他,前元大投信總經理,現任的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當年從政大畢業後,歷經寶來投信元大投信的歷練,包括00500056這些知名ETF,都在他手上長大。之後掌管華南永昌投信,去年被富邦金控挖腳成為投信圈的震撼彈,目前擔任富邦投信董事長,一手掌管富邦證券投信基金管理,私募股權同時擔任富邦創投董事等職位,面對當初他一手帶大的0050,以來勢洶洶的平價版再度登場,該怎麼帶領006208富邦台50迎戰,也成為ETF投資市場,接下來最熱門的焦點之一。 原始連結
展演產業龍頭必應創造(6625)今(19)日上午於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行114年股東常會。會中承認並報告113年度營業概況、盈餘分配及114年度營運計畫。綜觀113年度營業結果,整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1.5億元,較前一年增加5.9億元,年增率為23%,每股基本稅後盈餘(EPS)為5.84元,配發每股現金股利4元。
新日興(3376)今日又拉出一根漲停,股價鎖在220.5元。吳岳展表示,昨日出現主力回流,融資也出現大買,市場資金有所回溫,再加上傳出蘋果將在明年推出iPhone摺疊手機,資金流向處於低位階的軸承題材股,以目前重要頸線位置242元觀察,目前還有20元左右的上漲空間。
國內唯一上市廉價航空台灣虎航(6757)今(19)日上午在桃園國際機場凱悅酒店舉行股東常會,首位女性董事長黃世惠首次登板主持股東會,處女秀一一回應小股東提問,同時也特別提到「今年將持續開拓新航點」,樂觀看待需求穩定成長,今日會中也完成改選,由黃世惠續任董事長。
財經中心/王嘉琳、邵延台北報導飯店龍頭晶華股東會登場,去年受0403地震影響,EPS10.57元較前一年減少0.54元,但配發14.3612元現金股利,仍創歷史次高!董事長潘思亮認為關稅問題已翻篇,影響Q3才會浮現,但他認為,國旅品質下降「元凶」是缺工,再次呼籲政府大量開放外籍勞工。此外,高雄晶英國際行館改名「然一酒店」潘思亮罕見說重話「不符合合約精神,像小三介入婚姻」。
日圓走貶,日圓現鈔匯率出現「0.20」字頭,吸引哈日族搶換匯,不少網銀App也塞車,出現轉圈圈畫面,民眾表示為了出國,趁機多換日幣,而台新銀行、國泰世華銀行也推出優惠措施,從外幣ATM提領日圓現鈔時,滿足條件可免手續費。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吳嘉汯/綜合報導元大台灣50(0050)進行股票分割後,昨日以恢復買賣參考價47.16元重新掛牌交易,立刻爆出約25萬張成交量,讓不少投資人...
[NOWnews今日新聞]以色列與伊朗進入熱戰,伊朗昨(19)日也預告將要給以色列「大驚喜」,兩國陷入全面戰爭已成定局。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邱達生分析,油價及避險資產必定會出現波動。...
瓦城泰統集團(2729)今 (19)日召開股東會,通過2024年財報及盈餘分配案。瓦城2024年全年營收60.76億元、年增6.16%,營業毛利31.12億元,營業利益4.44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53億元,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分別為51.23%及7.31%,經決議每股發放現金股利8元,股票股利1元,現金配發率達88.79%。
財經中心/唐詩晴、李奇 台北報導由川普政府主導的減税法案和關稅升溫,觸發企業與市場信心動盪,聯準會則因通膨與就業數據膠著,陷入觀望,不只美國財政、貿易、貨幣同樣面臨壓力測試,面對變動的未來,今周刊舉行「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聚焦Ai、川普關稅,探討台灣在全球經濟動盪下,如何發揮自身優勢。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9日電)晶華董事長潘思亮今天表示,台灣因為有AI、高科技競爭力,經濟受全球局勢逆風影響小,未來2、3年晶華集團在海、內外持續拓點,目標每年營運雙位數成長;他樂觀看好旅宿業可望引進外籍員工政策,因為「缺工是國旅品質下降的元兇」。
宏普(2536)今(19)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現金股利0.5元。游武龍指出,土地價格處於高基期,公司傾向保守經營,已4年沒有購置土地,但土地庫存仍充沛,每年推案穩定,土地庫存仍足夠四年,未來每年百億元的推案量。
中鋼今(19)日股東會,有股東關心美中關稅陰影、中國房市疲弱對中鋼的衝擊程度,董事長黃建智直言,中國有碰到的產業,像是鋼鐵、石化、汽車等「都是倒成一片」。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皇將科技(4744)今日在廠區舉辦國際「2025新品發表會」,推出多款高速數粒機及軟膠囊成型機,吸引台灣、美國、墨西哥、澳洲等9個國家的海外代理經銷商及客戶參與盛會,也展示韓國子公司昌誠所生產的主力機種。經營團隊指出,期望藉由本次發表會衝刺業績,而考量昌誠產品在北美洲以及中南美洲獲好評,正積極評估在中南美洲設置據點。皇將表示,因應疫情結束後,世界各地藥廠紛紛擴大投資,加速設置生產線,以期擴大產能,製藥產業的需求上升,詢問熱度增加。而因應各藥廠間的激烈競爭,市場對生產速度的要求不斷提升,同時對機器所必須具備的智慧製造的需求逐年增大。今日廠區舉辦國際「2025新品發表會」,推出多款高速數粒機及軟膠囊成型機,活動吸引來自台灣、美國、墨西哥、澳洲等9個國家的海外代理經銷商及客戶共100多位貴賓共同參與盛會。皇將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的展示,衝高今年的業績,帶動公司大幅成長。因應全球製藥與營養保健品市場對智慧製造、自動化與彈性產線的高度需求,皇將推出多款全新升級設備,全面提升操作體驗、生產效率與數據整合能力。今日亮相的機型重點,包括全新12吋HMI操作介面,15吋工業級I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引述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川普政府取消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補助,美國碳捕集產業正面臨生死關頭,不僅多個早期示範項目遭腰斬,也連帶衝擊民間投資動能,對全球氣候競賽帶來潛在失速風險。 美國能源部於5月底宣布取消約12億美元的「工業示範計畫(IDP)」資金,包括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與德國建材巨頭Heidelberg Materials等重量級企業也被迫放棄部分項目。另有額外7億美元未納入IDP但同樣遭撤銷,其中電力商Calpine單一公司即失去5.4億美元資助。 不僅如此,政策大轉向亦連帶凍結私人投資意願。儘管2025年上半年整體投資尚未全數反映川普政府執政效果,但截至目前已可見重大滑落:僅有1.12億美元交易,遠低於2024年的近29億與2023年的44億美元。 業界人士警告,若缺乏聯邦支持與稅收誘因,碳捕集專案恐陷入停滯,削弱美國在減碳技術上的全球競爭力;反觀沙烏地阿拉伯、歐洲與英國等市場正積極推動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示範計畫。 展望未來,加州限額與交易(cap-and-trade)等州層級機制或將成為美國低碳發展的最後防線。投資人關注,若美國無法建立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