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創威 2024年3月合併營收2518.6萬元 年增-6.93%
日期: 2024 年 04 月 09日
上櫃公司:創威 (6530)
單位:仟元
日期: 2024 年 04 月 09日
上櫃公司:創威 (6530)
單位:仟元
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研究,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2,498億美元,年增49%。AI熱潮帶動整體半導體產業向上,其中輝達(NVIDIA) 2023年營收亮眼,成功擠下高通首度奪冠,去(2024)年營收成長幅度更高達125%,與其他廠商拉開明顯差距,再次成為半導體IC產業霸主。台廠則有聯發科(2454)、瑞昱(2379)和聯詠(3034)入列前十名。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日(17)出席自家集團轉投資事業的新品發表會,針對產業界盛傳台積電(2330)可能邀請輝達等企業投資英特爾,他表示,台積電目前在日本、德國、美國等地積極擴廠,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恐怕難以分心處理與英特爾的整合問題,更直言「最好還是停留在傳聞,不要發生」。
輝達(Nvidia)年度技術大會GTC 2025即將登場,市場聚焦AI伺服器發展與新硬體發布,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從投資角度看,本次GTC可以觀察3大重點,分別是「縮放定律(Scaling law)的延續性」、「新款AI伺服器的量產狀況」及「地緣政治風險」,此外,預期本次將發布的B300晶片與GB300 NVL72伺服器將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國際郵輪自3月中旬之後已紛紛來台,為2025年郵輪季揭開序幕,由於日本櫻花季預計東京3月23日、京都3月29日、大阪3月30日陸續開始。旺旺友聯保表示,因入春之後,病毒有可能捲土重來,即使搭郵輪也可投保旅平「海外法定傳染病保障」。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中國「三頭馬車」數據(社會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優於預期,以及北京推出振興內需方案,給港股帶來提振,但美股主要指數期貨下跌,使大盤漲幅受抑。周一香港恆生指數收漲0.78%,報24145.57點。國企股(H股)收漲0.57%,為8928.45點。 恆生科技股指數收跌0.14%,小米漲3.6%,漲幅最大,其次為蔚來漲3.4%。理想汽車跌7.16%,跌幅最大,亦是表現最差的藍籌股;其次為地平線機器人跌5.11%。 理想汽車去年第四季營收成長6.09%並創下新高記錄,但應屬股東淨利年減37.74%,non-GAAP淨利年減12%。去年全年應屬股東淨利下滑31.37%,全年non-GAAP淨利跌12.52%。 燃氣股表現亮眼,港華燃氣獲利成長34.5%,並獲得多家大行調升目標價,終場股價大漲7.9%。新奧能源漲8%,在藍籌股中表現最佳。 碧服估去年獲利成長逾4倍,終場股價大漲7.5%,並帶動萬象生活、金茂服務等物管股齊揚。 機器人類股回落,速騰聚創、微創機器人、優必選、德昌、越疆全面下挫。 丘鈦公布2024年多賺2.4倍,股價收漲2%。 華潤建材科
貨櫃三雄誰才是最高薪「船長」!陽明(2609)去年平均薪水幾乎翻倍成長至268萬為最高,跟公布的台積電(2330)員工薪水平均332萬元比較,已達8成水位!其次則是長榮(2603)的264.2萬,至於萬海(2615)則以185.8萬的平均年薪居於末位,雖然不及台積電高薪,但仍讓不少產業稱羨。
由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與盧森堡商會主辦的「第15屆台盧(森堡)經濟合作會議」於17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行,會議中台盧雙方簽署聯合聲明,並以「ICT與數據驅動經濟」為主題進行交流。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洪士琪以台盧(森堡)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出席並致詞表示,台灣與盧森堡長期致力於經貿交流,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夥伴關係與堅實的平台,透過本次雙方簽署的聯合聲明與會議交流,將為雙方在AI急速發展的時代與數位轉型上取得創新的想法與建設性的交流和回饋。
台灣吸金力再現!根據經濟部投審司最新公布統計,114年1至2月整體來台投資案件共295件,總投資金額高達17億8,515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其中,僑外投資爆量成長,增幅達78.34%,主要受惠於三筆重量級投資案,包括盧森堡商「CI FENGMIAO SCSP」大手筆砸下新台幣220.8億元,增資哥本哈根基礎設施渢妙公司,成為焦點。
(中央社台北17日電)路透社今天報導,中國海關總署官網顯示,2020年根據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取得肉品輸中註冊資格的美國肉品工廠中,有1000多家工廠的資格在16日失效,恐將衝擊美國肉品對中國的出口。
財經中心/王嘉琳、戴亞倫台北報導月底前,經濟部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各界推估平均電價漲6%、民生用電漲11%至33%。為了國內電力穩定,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拋出「菲律賓種綠電,以海纜輸送回台」構想,評估報告上週四已送交立院經委會。經濟部認為可行性高,菲律賓發電成本2元,遠低於台灣的4元,目前評估海底電纜跟電池船送電。經濟部長郭智輝拋「菲國種綠電輸台」構想。(圖/民視新聞)經濟部長郭智輝(2024.10.15):「台灣廠商需要綠電,我們就幫助他,我們在菲律賓建這個電廠,然後把電帶回來。」去年10月,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企業到菲律賓種綠電,再以海纜輸送回台」,第一時間在立院挨轟思慮欠周,要求半年內提報告,時隔5個月,經濟部評估報告出爐,菲律賓太陽光電成本,每度2到3元,國際海底電纜成本也成熟,境外綠電輸台目標價4元,具備可行性;加上儲能海運成本也可望降低,經濟部期望跟理念相近民主國家合作,穩定區域供電。聲源: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經過非常縝密分析確實是可行的,以太陽光電來講,我們發一度電成本超過4元,但菲律賓可能只要約2元。」電價審議委員會3月底將召開。(圖/民視新聞)經濟部目前從地圖評估2條海底電纜路線,恆春繞過菲律賓壕溝到呂宋島北邊;另一條從東部小蘭嶼出發,水深比較淺;若是不靠海底電纜,電池船也是方法之一。聲源: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電池技術進步很快,現在2.5MGW假如能夠儲到5MGW,成本等於就會降一倍,而且第一次是連船的成本都算進去。」立委(民)賴瑞隆:「跟民主友邦間的合作,讓台灣電力能穩定供應確實是方向,特別是半導體產業跟AI產業蓬勃發展,我們電力需求大幅增加,但是我們核電有相關的疑慮。」上週四評估報告已送抵立院經委會,只是境外綠電還沒定案,國內電價蠢蠢欲動,月底前經濟部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各界就台電財務推估,整體電價平均漲6%,尤其民生用電漲幅介於11%到33%,夏月電價漲不漲?經濟部壓力山大。原文出處:經長拋「菲國種電送台」 能源署:成本有望壓低、可行性高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積電強彈21元 台股早盤漲逾260點施振榮接下帛琉高級經濟顧問 台帛6大產業合作曝光太陽能景氣低迷 碩禾每股虧損5.57元安集元晶轉虧
台股今日以22137元開出,最高來到22306點,最低22110點,終場收在22118點,上漲150點,明(18)日台積電(2330)除息4.5元,加權股價指數估計一開盤將先「蒸發」36.45點。
新穎生醫(6810)17日表示,最新一版出爐的「2024台灣糖尿病腎臟疾病臨床照護指引」,正式建議將DNlite-IVD103做為預測二型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惡化的指標。這是第一個由台灣自主開發的創新生物標記診斷工具被納入指引,預計將助力業績成長,未來營運展望正向樂觀。
國際漿價自去年11月來連漲數月,當前在大陸開工率不如預期等影響下,業界對於漿廠喊出的的每噸約20美元漲幅存疑,雙方正進行拔河角力,此次漿價能否提價也影響第二季走勢,對此,華紙(1905)總經理陳瑞和表示,漲價關鍵在於今日登場的上海紙漿周,預計周四(20日)可能有結果。
聯邦投信發布新聞稿指出,今(17)日開始募集009804台灣精彩台灣50ETF,募集期從3月17日到3月21日。聯邦投信表示,...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17日電)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日本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委員聯盟會長甘利明表示,台積電可能面臨基層作業人力短缺挑戰,美國須供應充足勞力來協助推進。他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半導體供應鏈全部回流美國生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半導體產業應由同盟國家發展各自強項,再集結國家力量構建供應鏈。
央行即將在本周四召開理監事會議,去年919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的打炒房效應,受到高度關注。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今(17)日最新公布的資訊,2024年12月實價登錄成交件數,台北市除士林、文山2區持平或正成長之外,其他各區全趴!尤其以大同區為最慘重災區,成交件數萎縮幅度逾5成之多,面臨腰斬。
富邦金(2881)今(17)日下午舉行第四季法人說明會,2024年全年稅後淨利1,508.2億元,改寫金控業歷史新高紀錄;每股盈餘(EPS)10.77元,連續十六年穩居台灣金控業獲利之首。被問到股利政策,總經理韓蔚廷表示 「股利配發一定會反應獲利的成長」,跟前二年一樣,現金與股票股利都會考量。等董事會考慮過後,儘量儘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