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日德法電價調漲、補貼左右開弓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台電因吸收燃料成本漲幅、電價並未完全反映漲足,連續兩年呈現大幅虧損。針對是否應補貼台電,各界有不同意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德國、日本,甚至核能大國法國,均採取財政補貼政策,以德國補貼能源供應商將近新台幣1兆元最可觀。

據學研機構收集資料顯示,在俄烏戰爭下,全球能源價格驟漲,各國都吃不消,許多國家雙管齊下,一方面適度調漲電價反映成本,另一方面設定電價上限及搭配財政預算補貼,抑低電價漲幅,減輕人民負擔。

以德國為例,2023年實施「能源價格煞車制度」,針對基本用電量設定電價上限,其中年用電量低於3萬度的家庭及小型企業,以前一年用電量80%用量採用電價上限,超過3萬度中大型企業及工業用戶則為70%用電量採用上限。而超額用電量則適用較高市場價格,以確保用戶基本用電權益與鼓勵節電。截至去年10月底,德國政府已向能源供應商支付包含電費、電網等能源補貼近312億歐元(約相當近新台幣1兆元)。

至於日本,為減輕家庭和企業電價成本壓力,2023年1至9月實施「緩解電力和天然氣價格措施」,直接對電力和天然氣銷售商進行定額價格補貼,但補貼排除特高壓用戶,僅針對低壓及高壓用戶,且高壓用戶每度補貼金額僅為低壓用戶一半,針對電價補貼追加預算達2.5兆日圓(約新台幣5,500億元),並在去年10月宣布,將補貼措施延長至今年4月底,並追加預算約6,416億日圓(約新台幣1,400億元),同年12月再度宣布延長補貼至今年5月,靈活應對能源危機。

廣告

而核電大國的法國也難逃能源價格飆漲衝擊,2022年起實施「電價盾」制度,透過適用住宅用戶為主的受管制電價設定調漲上限,以免受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漲衝擊。另為抑低電價飆漲,將隨電費徵收的電力消費稅於2022至2023年,調降至約0.032元新台幣/度,目前正逐步恢復,今年已調升至約0.67元,預計明年恢復至1.04元原始水平,可見過去兩年法國政府也大幅度降低電力稅收。

面對國際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台電承擔「消波塊」角色,截至112年度決算累積營運虧損3,826億元。為持續穩定國內電價,今年5月行政院會通過113年度追加預算案,為台電撥補1,000億元,避免因財務無法支撐而不得不大幅調漲電價。

相關官員說,補貼最終是為減輕民眾負擔。撥補預算案正在立院審議,倘若撥補額度減少、甚至在國會受阻,電價可能不得不大幅調整。如此一來,是否影響9月電價穩定,備受矚目。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