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相繼傳藥荒,製藥、原料藥受惠,中化、生達、松瑞藥攻漲停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近日中國解封醫院爆發人潮,市場看好疫情爆發帶動藥品需求商機,今日再傳出歐洲多國面臨阿莫西林、頭孢子菌素類等抗生素供應荒,點名製劑、原料藥廠受惠,中化(1701)、生達(1720)、松瑞藥(4167)、健亞(4130)盤中漲停,南光(1752)、健喬(4114)、中化生(1762)、杏輝(1734)、生泰(1777)等漲幅也多在8%之上。 事實上,近幾年疫情下全球藥荒本就時有所聞,先前台灣在疫情走向高峰時,也曾出現一波需求,近期中國忽然宣布要逐步解封,醫院爆發人潮,藥界也評估,可能向台灣今年5、6月一樣,包括止咳、化痰等用於上呼吸道、鎮痛解熱的藥品都可能會出現大缺貨,為外界添想像空間。

而歐洲今日也傳出,因解封後染病人口增加與供應鏈還未正常化,受中國大陸防疫封控措施,也讓製造商面臨藥品材料、包裝方面的供應延誤問題,能源成本攀升,也使一些能源密集型的生產作業難以為繼,傳出阿莫西林、頭孢子菌素類抗生素供給短缺,市場點名,松瑞藥將是最大受惠者。

不過,藥品與一般消費品不同,從原料到製劑想賣都要先過當地主管機關審核,想轉單決不是容易事,除非本來就再供應名單。國內原料藥、製劑廠,除了台灣市場外,近年多放眼東南亞、美國市場,中國的銷售佔比低,僅中化旗下蘇州中化、健喬、南光、瑩碩(6677)有較多著墨。也有國內業者指出,確實有拿到急單,但金額不大。

不過,如果從基本面來看,國內原料藥、製劑廠近年營運亮眼,外銷拓展也有不錯成績,生達集團包括生達、生泰、生展(8279)今年前三季獲利同創高,明年成長力道應可續航,健喬策略聯盟產品效益顯,主力產品愛克痰將搶進中國,未來發展亦可期。

中化、中化生營運穩健,明年表現可望維持穩健向上步伐。而台耀(4746)主力原料藥品降膽固醇/降磷酸鹽等高分子產品供不應求,啟動產能擴充,也向下整合跨入針劑、CDMO,明年成長值得關注。南光則有二項藥品今、明年可望陸續進入一致性評價,營運成長也將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