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神操作】永和老公寓建商開「比1坪換1坪」更優條件 卻敗在這點...退休老師返鄉夢碎

今年403地震讓不少老屋搖搖欲墜,再次掀起老屋住戶的都更夢,近幾年有不少老屋成功都更、身價翻漲,卻也有開發商都更不成、捲款潛逃,本月好宅報報找出各地都更案例,分享成功或失敗故事,讓懷抱都更夢的你,看看台灣都更水有多深?

【文/Angela】都更讓許多位於精華地段的老公寓,因懷抱「美夢」而身價看俏,殊不知,要促成都更成功必須有許多條件配合,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鄰里間的共識。退休老師C女士20多年前購入永和鬧區4層樓老公寓,步行可抵頂溪捷運站,生活機能便利,因公寓屋齡超過50年,加上地主土地持分大,曾有建商開出比1坪換1坪更優質條件;無奈C女士的鄰居都是七、八十歲的獨居榮民、榮眷,子女多半在海外發展,老鄰居們擔心都更時程遙遙無期,參與意願低,讓C女士賣屋返鄉侍親夢碎。

▲C女士的住家位於永和鬧區靜巷,4樓自建公寓因土地持分大,吸引建商進入推動都更整合。
▲C女士的住家位於永和鬧區靜巷,4樓自建公寓因土地持分大,吸引建商進入推動都更整合。

C女士的住家位於永和鬧區巷弄內,步行8分鐘可抵捷運頂溪站,已退休的她,食衣住行都能在住家附近獲得滿足,最享受每天睡到自然醒,走路10分鐘到附近比漾廣場健身運動,偶爾和閨蜜們相約下午茶、看電影,傍晚還能到河濱公園騎腳踏車,日子過得充實又愜意。

因C女士退休前在台灣大學服務,20多年前買房首選地段就鎖定永和,當時以每坪2字頭價格買下中古公寓,室內空間約28坪,足夠一家四口居住,加上周邊也有不錯學區,幾乎都能滿足孩子各階段需求,如今孩子也都很爭氣考上台大、師大,全家人的生活圈都無須有太大移動,小孩也能住在家裡,靠通勤上學,省下一筆住宿開銷。

廣告

由於購入時就已是20多年中古公寓,加上C女士持有時間,社區屋齡超過50年,期間曾有建商看上此區公寓土地持份大又位於鬧區,試圖整合。C女士透露:「建商希望整合我們這整片老公寓,屋主超過百戶,還曾借永平國小禮堂開說明會。」

比起外省鄰居們,C女士年齡相對年輕,對於都更頗有參與意願。住家4層樓公寓光是土地持分超過80坪,換算建商開出的權利變換條件,都更後C女士可分回55坪住家,外加1車位,讓現在必須額外花錢租車位的她,十分心動,有計畫等孩子工作離家後,把房子賣掉返鄉陪伴年邁雙親。

▲住家步行即可抵頂溪捷運站,不論是搭乘大眾運輸,或日常生活採買機能都十分便利。
▲住家步行即可抵頂溪捷運站,不論是搭乘大眾運輸,或日常生活採買機能都十分便利。

然而,即使都更條件幾乎等於1坪換2坪,但不少老鄰居仍不為所動。C女士分析,老鄰居都是榮民、榮眷,本來對於居住環境就相對缺乏安全感,也聽不懂建商所說的權利變換與條件,加上很多子女都在海外發展、移民海外,讓都更案直接胎死腹中。

「我樓下的老奶奶,快90歲一人獨居,小孩都移民澳洲,老房子有她年輕打拼的回憶,哪可能輕易答應?能安度餘年就要偷笑了!更何況都更動輒十年,她真的等得到嗎?」C女士說,老公寓當年是地主自建,建材用得並不差,雖有小漏水狀況,但抓漏補強後皆堪用,加上當時設計施工時,公寓樓梯臺階有做得比較淺,老人家步伐跨距相對不吃力,自然住戶們對於都更態度就會比較消極。

對於C女士來說,自己本來就規劃退休後要回嘉義老家陪年邁雙親,「如果夠幸運能都更,我返鄉後孩子未來就業離家後,我們不需要這麼大空間,或許可以賣掉換屋,但現在都是夢一場,以目前的房價賣掉,也買不回相同的生活機能與便利性,就不用自尋煩惱了」她笑著說。


Sponsored by:台灣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