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小資女 林帝佑
7年級後段班,不是草莓族、也絕非靠爸族。目前在《Smart智富》月刊擔任記者,不只因為工作需要,而是本身熱愛理財,所以積極學習任何能賺錢的相關知識。   工作5年,還了20萬元的學貸、去了9個國家,還累積150萬元的資產,被同事戲稱「小猶太」,希望能幫助讀者一起賺大錢!出國玩!
  • 林帝佑作家 • 5 天前

    用季配息的ETF 搭出股債組合+月月領息

    這幾年,ETF發行的檔數愈來愈多,而且為了因應台灣人「愛息」的美德,新發行的ETF配息頻率也愈來愈多元,從以前的年配,到現在有半年配、季配、雙月配、月配,讓投資人可以在現金流上做出更好的規畫。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5月15日 上午 09:06

    理財之前為何先理債?升息 小資族影響最大!

    「理財之前先理債」,隨著升息,我覺得這句話更顯重要,因為貧富差距,恐怕會愈演愈烈!那天和朋友閒聊,她提到,升息導致她的每個月房貸繳付金額變多,「但有錢人借更多,他們的利息錢不就要還很多?」朋友天真地發問。別傻啦!殘酷的事實是─升息,對小資族影響更大!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5月2日 下午 03:28

    除了00878 這幾檔高股息ETF也有收益平準金!

    除了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以外,其實還有其它的ETF具有收益平準金機制。以台灣掛牌的11檔高股息ETF來說,總共有6檔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4月24日 上午 10:50

    免稅額提高!輕鬆看懂稅制 今年這收入以下免繳稅

    一轉眼,又到了5月的報稅季!2023年申報2022年的所得時,如果你的收入是死薪水,跟前一年幾乎一模一樣,那今年你要繳納的綜合所得稅稅額就會降低喔!不過,這樣到底該不該開心呢?沒關係,進來不多、起碼先省起來(大誤)。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4月24日 上午 10:27

    投資等級債基金這樣挑!這評級特多者建議避開

    A先生收入穩定,為人正直、口碑好,B先生靠打臨時工維生,常常跟朋友周轉。某一天,2個人都突然跑來找你借錢,並說願意支付利息,你會借給誰?又或者,你會要求誰支付比較高的利息?想必,你一定比較願意借給A先生,如果同時都借,也會想跟B先生收取比較高的利息,避免後來本金一去無回。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3月20日 晚上 06:05

    銀行倒閉 存款人、借款人會怎樣?錢錢去哪?

    「如果你欠銀行100美元,那是你的問題;如果你欠銀行1億美元,那是銀行的問題。」2023年3月,發生了2起財經界的大事件,讓佑佑想到這句話,先是美國的矽谷銀行倒閉、接著是瑞士的瑞士信貸爆出財務地雷,不過,這兩起事件並不是放款造成的問題,而是升息惹的禍。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3月1日 下午 01:30

    怕升息?3秒做現金流壓力測試 確認養得起房!

    台灣的低利環境已經不在!過去一年,不少位朋友跟佑佑抱怨房貸壓力愈來愈大,當然呀!因為去年是2020年以來第一次升息,在此之前,台灣處在一個降息的環境,而且去年央行總共升了4次,共升了0.625個百分點。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3月1日 中午 11:42

    去年這類ETF幫你省最多!006208總費用率連2降 表現最佳

    隨著這幾年ETF愈來愈熱,台灣的投資人也愈來愈知道相關的眉角在哪裡,譬如,「總費用率」因為是內扣成本,過往不太容易被注意,但現在大家都知道,因為複利效果的關係,費用率長期將會對ETF的績效造成影響,因此都會拿出來檢視。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2月23日 上午 09:13

    2022年資產未達標?這樣設定讓人生在正確軌道上!

    每一個季度,我都會固定盤點自己的資產,年底當然不例外,一年過去,看看這一年自己的荷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資產累積的速度有沒有跟上預期。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年,因為投資的比重不高,所以當時就是很單純地設定了每年的資產目標,譬如「我希望今年底結算資產有100萬元」諸如此類。

  • 林帝佑作家 • 2023年1月3日 下午 01:06

    景氣下行 台股如何反映?2023年投資人先做這件事!

    引領2022年投資市場變動的關鍵在於升息,而2023年最大的風險則來自於經濟衰退。許多景氣預測機構紛紛下調全球各個主要經濟體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以標準普爾(S&P)在去年11月中的預測來看,美國、歐元區、英國甚至會小幅衰退。

論壇作家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