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行走

中國時報【☉吳錫德】 「我們蘭嶼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商業交易,我們的傳統文化教導我們如何靠天、靠海、靠山吃飯而已。我們不用交易,不用儲存,夠用就好……」財團的進駐,或許會帶來些許方便,但它的傷害更大,它會毀掉下一代的達悟族文化。 很早就規劃每年暑假要逐一遊遍台灣離島,今年想利用難得的假期遊歷東海岸的離島,原先選定綠島,想見識一下政治犯監獄及著名海邊露天溫泉。後來朋友突然傳來蘭嶼環島徒步行程,看了很放心,就攜眷報名參加。 我們一行18人,最資深的超過60歲,最年輕的只有國小一年級。這一團很知性也很有創意,原先是輔仁大學通識課程「原住民生活體驗」的戶外教學,後來也接受社會人士報名,還有一位當地原住民達悟族女婿簡老師帶隊,沿途解說。主辦單位怕我們毅力不足、臨陣脫逃,特別贈送每人一件T恤,後頭寫著「徒步環島╱不要載我」,看了不覺莞爾。的確,沿途38公里還吸引不少敬佩的眼光。 具人情味的民族 蘭嶼應是台灣最不開發的離島,離台東富岡魚港41海浬,風平浪靜時,快速交通船都要駛上2個多小時,接近開元港一片自然天成翠綠的山嶺和海岸邊嶙峋峭立的大岩石,就足以教人雀躍不已。甲板上手機、相機的快門聲此起彼落,中間還夾雜著驚嘆聲及歡呼聲。網路行程說明中寫著:這裡是「被台灣遺忘的東方之珠,遺世而獨立,自然與人文景觀之美都令人驚艷不已,那兒是台灣最美、最原始、最具海洋文化的島嶼……」。眼見為憑,的確所言不假。 遊歷回到台灣,我可能還要加上一項:達悟族是我見過最親切多禮,最有人情味的民族。我們住在部落民宿,達悟族人不分老幼,碰面都會主動招呼問好。一路上也遇到不少年輕人打工換宿,他們大都是回籠的旅客,愛上這兒,貪戀這兒的美景及人情味。內人在回程船上與大副閒聊,他說,原先是只跑富岡──綠島線,有一回跑富岡──蘭嶼線,看到原住民民宿老闆親自送台灣旅客上船,每個人都那樣離情依依,站在碼頭不斷揮手、不肯離去,讓他十分感動,所以就改跑蘭嶼線。他說:這樣的畫面真會打動行船人的心底……。 蘭嶼夠美,但說它是世外桃源,可能要用點想像力,或者只是對數百年前由菲律賓巴丹島移入的達悟族先人而言,應該說算是。因為那時日本人、漢人都沒大舉入侵。說這裡是海上淨土,對於外地遊客可以說是,尤其讓人可以徜徉在海天一色、湛藍海岸、奇石林立、空無他物潔淨無比的綠色山脈,這樣難得的南海原始島嶼風光。但這島的最南端卻存藏著最劇毒的核電廠廢料,一旦事發,絕對可以導致島上3千達悟族人滅絕,整個東南部台灣也可能是在它毒害的範圍。這還不打緊,這裡還曾被國防部相中,當作軍隊罪犯的勞改監獄。以及被漢人視為極度落後及未開發的地區,因為認定它沒有文化、語言不通、男人只穿丁字褲……。 海洋文化的瑰寶 這兒還是還是台灣最多颱風、最首當其衝、最劇烈的地方。甚至高中社會科教科書裡還指出達悟族人濫捕飛魚,或在海上放置竹筏及芒草,讓飛魚在下方產卵,然後趕盡殺絕。其實這都是漢人漁民的聰明點子。達悟族人是採共產制,每年2至6月,各部落用傳統拼板船捕飛魚,然後分配給族人,9月之後封食,就不再食用飛魚。不像漢人用拖網船捕撈,一下子就捕獲上噸漁獲。而在飛魚季節,達悟族是不准捕撈其他魚類(大魚除外),這樣就能讓海洋休養,反而是最環保的傳統。漢人不察,也不肯學習,一些一知半解的學者還說達悟人為防颱風,依山坡地築成的地下屋「冬暖夏涼」,等我們實際參觀體驗,才驚訝這地下屋仿如地牢,夏日高溫多雨,仿如烤箱,外加各種薰人的氣味。因為傳統的達悟族人吃喝拉撒一切都在狹小的地下屋解決……。只有一旁的樓塔,才是他們真正的客廳,兼午休及乘涼的場所,也是眺望、彼此寒暄的空間,它是當地建築的一大特色。 蘭嶼島應是人類海洋文化的一塊瑰寶:它的拼板船,它的圖案及下船儀式早已是世界一絕。連它的母國巴丹島的達悟族都因外族文化侵蝕而混雜失色。它的地下屋風格獨幟,小小天地功能備齊,不僅讓民俗學者驚訝,也是許多建築學者必定參訪學習的對象。它的丁字褲及傳統紡織,還有儀式中勇士頭頂上神祕的銀製三角錐頭盔。但這兒卻不產銀及任何金屬礦石……。我們有緣參觀傳統織布工坊,一位50開外的達悟女士仍執悟在傳承示範這項老祖先的文化。我們也走進山區看碩果僅存的拼板船老工匠解說,他如何取材,組成如玩具船般的拼版漁船,又細心地解說不同的樹材應用在船身的何處,還做了許多小模塊,讓我們觸摸,又一邊抱歉說他的國語講得不好。其實,達悟族人有極高的語言天份,民宿老闆說著一口陝北腔國語,他說他的小學老師很嚴,來自甘肅。年輕一輩的達悟族也絕少說著重腔調的國語。我們還坐上拼板船親自滑槳體驗,在風平浪靜的港區已經教我們夠吃力了,更何況還要出海捕撈,和海浪搏鬥……。 小七事件的衝擊 總之,只稍略略涉獵一下達悟族的文化,就讓我們由衷地欽佩這群海上勇士及堅毅的人民。這兒還有比澎湖,比小琉球更加壯麗的海底風光,絢麗多貌的珊瑚遍及全島,熱帶魚風情萬種優游其間。帶我們浮潛的蔡教練,也是部落民宿的老闆,他渾身黝黑,貌似印地安酋長,輕鬆矯捷地潛入海溝,請出溝中從未見識過的各種熱帶魚種,優雅的身軀,宛如一尾祥和的大魚,自在又自信地游在水裡,這才讓我們發現每個達悟族人的海洋基因! 這趟蘭嶼行適巧碰上「小七」(7-11)事件,統一集團將在開元港岸邊開設一家超大型便利商店,這將是島上的第一家摩登商店。島上基本上沒有市場交易,6個聚落總共不到10間雜貨店,販賣民生日常用品,長久以來也就足夠。統一集團強進蘭嶼島,一則是想蠶食大約半年期的觀光客群,另則應該只是滿足主事者的虛榮心,也難怪引發不少抗議聲浪。要強調的是,這家超商是當地9個漢人居民合資引進的。 途中我們碰上一位迎面騎車而來的文藝工作者,隨身還攜帶攝影機,很驚訝發現我們是步行環島的,就停車採訪我們。然後話題一轉,問我們贊不贊成小七?團員一致反對,原因是我們就是要遠離都市元素。是的,大老遠跑來蘭嶼,遠遠就在海上看得到那熟悉的招牌,怎會有休閒的感覺呢?帶隊的簡老師很憂心地說,將來小七24小時營業會助長此地飲酒文化,也會平添更多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部落入口處的一家頗具規模的雜貨店中年老闆娘(她是台大畢業,下嫁此地)很無奈地說,觀光客口袋深度不會變太多,能撐多久就算多久!一位中年達悟餐廳老闆講得更清楚:統一集團一開,其他的財團就會跟著進來(言下之意,蘭嶼會步上綠島的後塵,會變成一座沒有特色的「遊樂島」。事實上,現在就已經開始了;台灣的旅行業者已推出兩島一宿遊:觀光客上岸,成群結隊租機車,呼嘯環島一周,兩、三個小時後又搭船離去。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留給蘭嶼居民又是些什麼?這位餐廳老闆又說:「我們蘭嶼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商業交易,我們的傳統文化教導我們如何靠天、靠海、靠山吃飯而已。我們不用交易,不用儲存,夠用就好……」財團的進駐,或許會帶來些許方便,但它的傷害更大,它會毀掉下一代的達悟族文化。面對文化(尤其是少數族群的傳統文化),我們是否要更謙遜、更敬重些?此時,應該問問大企業財團們,你們的社會責任在哪?或者說,你們怎麼忍心讓一座文化生態瑰寶,毀在你們的貪念和虛榮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