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揚光營運逐步回溫,Q4登全年高峰,車載打進美日車廠明年出貨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揚光(6668)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上半年受到庫存調整及中國訂單回流不佳造成稼動率偏低,導致營運表現不佳,不過第三季開始已見逐步回溫,第四季將是全年高峰。中揚光積極開發非手機領域,其中車載鏡頭已獲美國及日本訂單,明年開始出貨,將推升2024年營運回復到正成長。董事長李榮洲指出,中揚光2021-2022年虧損,2023年6月接任董事長,在這兩年面臨疫情及手機市場下滑,導致業績虧損,但也思考公司轉型,目前中揚光及紘立光電在車用鏡頭及其他鏡頭已取得較多成績。
中揚光近幾年毛利率持續下滑,由2018年40%降至去年僅6%,今年上半年甚至負4%,主要為市場需求不振導致稼動率下滑。
中揚光協理黃博聲指出,上半年營運不佳主要為兩大因素,第一為通路,消費市場通路庫存調整持續,本來預期今年上半年會調整差不多,結果第二季還在消化甚至遞延到第三季,不過從7月以後訂單來看,庫存已消化差不多,預期第三季及第四季恢復到正常狀態。
第二則為中國需求未見起色,導致廠房閒置成本過高,中揚光大陸約有30-40%為精密加工的模具、模仁,中國解封後訂單並未出現回流,導致稼動率偏低,造成設備折舊及水電器費用增加,在高閒置成本下,衝擊毛利率及整體營運。
展望下半年,中揚光指出,上半年大陸廠以24小時30天來看,平均稼動率僅30-40%,但7月中國刺激政策推出,接單有增加不少,整體接單比上半年多10-20%,9月的工作量也明顯增加,盼能逐步回到60-70%的稼動率,估明年第三季嫁動率回升至70%以上,屆時毛利率才有機會回到往年30%水準。
法人估,中揚光隨整體稼動率回升,第三季毛利率有機會轉正,第四季也會比第三季好,今年整體來看會比去年下滑,但2024年單月營收若能回復到1.2-1.3億元,則有機會挑戰轉虧為盈,全年也會回復正成長軌道。
由於手機榮景要回到以往高峰不易,中揚光積極轉非手機領域發展,目前模具佔比約30-40%,其中手機佔比已降至50%。
總經理許智程指出,預估明年手機銷售量估持平,但光學複雜度會增加,而車用會顯著增加,主要為環車鏡頭、自駕監控、駕駛者監控等,未來2-3年都看好車用成長會優於手機成長性。
許智程進一步指出,中揚光發展重點為鏡頭、光學元件、精密加工,其中鏡頭份,車用鏡頭開發案量大,已經送樣及試作案子都多,預期車用鏡頭對公司營收有顯著增長,也會切入複合鏡頭、安防、醫療及AR/VR,安防以北美市場為主,明年會成長,醫療明年也會貢獻業績。光學元件則有模造玻璃及塑膠鏡片,其中模造玻璃應用於車載會越來越多,預期明年會有大幅成長,但價格有可能會有競爭狀況。精密加工則有模仁、非手機模具及手機模具,預估持平或小幅成長。
至於中國新廠預計10月驗收,2024年第二季開始投產,由於面積大4倍,產能將是既有產能3倍。
中揚光轉投資持股68.45%的紘立光電,資本額為1億元,主要為車載、投影、安防及客製化光學鏡頭製造,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25億元,稅後虧損2100萬元。
中揚光透過紘立光電切入車載及投影鏡頭等,其中車載鏡頭打入美系跟日系車廠,預計明年開始出貨,將增添營運動能。中揚光為泛鴻家軍成員,隨著鴻海(2317)集團積極衝刺電動車及自駕領域,中揚光與鴻海合作,未來在光達鏡頭(LiDAR)也可望受惠。
目前中揚光車載佔整體營收比重5-10%,整個車用鏡頭相關的佔比15%。
中揚光第二季營收2.25億元,季減3%,稅後淨損8614萬元,每股虧損1.1元。累計上半年營收為4.57億元,營業淨損1.75億元,稅後淨損1.58億元,每股虧損2.02元,上半年也有6.5億元可轉債還款。累計前8月營收5.87億元,年下滑約30%。
上半年銷售產品營收比重來看,鏡頭為24%,白物22%,模仁20%,模具10%,模造鏡片4%,模座4%,其他為16%。
黃博聲指出,2020年前模具佔營收比重高達60%以上,2022年降至36%,鏡頭29%,鏡頭端因市場調整庫存,使得上半年降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