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德微 個股留言板
【時報-台北電】德微(3675)5月合併營收達1.92億元、月成長2.3%,寫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2022年前五月合併營收為9.09億元、年增14.9%。法人指出,德微下半年將持續受惠於產線自動化效益,加上車用、工控放量出貨,第二季及第三季營運將有機會逐季改寫新高,全年有機會力拚賺進一個股本。 德微17日股價上漲2.86%至324元,收在當日最高點,不過三大法人逢高調節持股,一共賣超172張,結束兩個交易日買超,累計上周股價下跌0.92%,主要受大環境影響,目前日KD位處低檔,後續待資金面回穩有望,股價有望再攻高。(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嘉維)
德微(3675)5月合併營收達1.92億元、月成長2.3%,寫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2022年前五月合併營收為9.09億元、年增14.9%。法人指出,德微下半年將持續受惠於產線自動化效益,加上車用、工控放量出貨,第二季及第三季營運將有機會逐季改寫新高,全年有機會力拚賺進一個股本。
【時報-台北電】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5月合併營收1.92億元,再度改寫單月歷史新高。法人指出,德微第二季可望受惠中國封控帶來的轉單效益,單季業績不僅可望改寫新高,且上半年有望順利賺進半個股本,進入下半年後,自動化及產能轉換效益到來,毛利率有望再度衝高。 德微公告5月合併營收1.92億元、月成長2.3%、年增12.0%,再改寫單月歷史新高,這也是德微連三個月創下新高。累計2022年前五月合併營收9.09億元,相較2021年同期成長14.9%,創歷史同期新高。 法人指出,中國上海及崑山等地在4月時啟動封控措施,使得半導體產業物流不順暢,且後續隨著公司申請復工成功後,物流狀況依舊沒有改善,因此許多客戶開始將產能移轉至非封控地區,並尋求其他廠商支援,其中德微正受惠於轉單效益,使得出貨動能在5月開始明顯衝高。 據了解,德微供應的產品主要應用在5G、資料中心及工業電腦等需求仍相當暢旺的市場,原因在於5G帶動資料傳輸量大幅增加,加上PC運算能力提升,不僅資料中心建置量不斷提升,更帶動工業電腦的新一波更新需求。 法人預期,由於德微第二季受惠於轉單效益,不僅將讓合併營收再度改寫單季新高,獲利水準
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告5月合併營收1.92億元,再度改寫單月歷史新高。法人指出,德微第二季可望受惠中國封控帶來的轉單效益,單季業績不僅可望改寫新高,且上半年有望順利賺進半個股本,進入下半年後,自動化及產能轉換效益到來,毛利率有望再度衝高。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受惠於客戶轉單效應,德微(3675)5月合併營收為1.92億元,較上月成長2%,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公司以車用及工控產品發展為主軸,預期2022年到2024年業績將逐年成長,2024年可以讓大家看到德微「多元產品、數箭齊發」。 近期大陸因疫情因素、於4月起進行上海及週邊城市之部份封城,德微因公司生產基地位於台灣,未受任何影響,受惠於客戶轉單效應之挹注,以及集團資源整併,德微5月合併營收為1.92億元,較上月成長2%,年成長12%,再創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為9.08億元,年成長15%。 德微表示,對第2季營收與獲利審慎樂觀看待,預期今年上半公司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3.5%~14.5%,獲利因公司整體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成長,預計上半年續創「三率三升」佳績,毛利率為36.2%~37%(較去年同期31.5%成長)、營業利益率為18.5%~19.5%(較去年同期14.79%成長)與淨利率為21.5%~22.5%(較去年同期13.4%成長)。 德微今年車用電子將增加30%全自動化封裝生產線,並全面將4吋晶片轉換成5吋晶片,敦南車用電子封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受惠於新能源車大單及客戶轉單需求加持,二極體廠德微(3675)公布5月合併營收1.92億元,月增2.27%、年增12.03%,為自2021年1月至今,除了2月工作天數因素之外,單月營收逐月創高;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9.09億元,年增14.92%。 德微表示,中國大陸近期因疫情因素、於4月起進行上海及週邊城市之部份封城,惟因德微生產基地位於台灣之故,受惠於集團資源整併與客戶轉單效應之挹注,對第二季營收與獲利,審慎樂觀看待。目前德微已完成大部份之自動化封裝機台設備之安裝、與子公司5吋晶圓產能順利轉換,略超前原先之規劃,待驗證完成,將有助於再度推升下半年之毛利率。 德微預期2022上半年合併營收可較去年同期成長13.5%至14.5%,獲利則因整體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成長,預計上半年將續創三率三升,毛利率預計為36.2%至37.2%,營益率18.5%至19.5%,淨利率21.5%至22.5%,2022全年毛利率將突破40%目標,盈餘朝一個股本目標邁進。 德微今年營運聚焦於車用電子部分,尤其在新能源車部分,敦南車用電子封裝產線預計第三季正式量產,今年車用電子將增加30%的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車用產品佈局發酵,二極體廠德微(3675)預估,今年車用產品占比可望達10%,明年上看15%,今年可望賺進一個資本額,2022年到2024年業績將逐年成長,德微今天盤中股價強勢大漲,一度站上350元關卡,為4月7日以來高點。 相較於多數電子股受過去一個多月來台股重挫拖累,股價大幅修正,德微因每個月營收緩步創高,今年每股盈餘可望上看10元,加上籌碼相對安定,股價及本益比一直維持高檔,成為電子類股中少見股價未修正還走高的個股。 就基本面來看,德微於去年完成兩廠(台北深坑廠與桃園蘆竹廠)整併工程,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提升,預期今年上半公司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3.5%~14.5%,毛利率預計為36.2%~37%(較去年同期31.5%成長)、營業利益率為18.5%~19.5%(較去年同期14.79%成長)與淨利率為21.5%~22.5%(較去年同期13.4%成長)。 德微第1季稅後盈餘為1.08億元,年成長1.4倍,每股盈餘為2.44元,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7.16億元,年成長15.72%,為歷年同期新高。 儘管大陸封城停工對電子產業供應鏈造成不小衝擊,且全球通膨壓力
日 期:2022年05月25日公司名稱:德微(3675)主 旨:代重要子公司亞昕科技(股)股東常會重要決議事項發言人:邱桂堂說 明:1.股東常會日期:111/05/252.重要決議事項一、盈餘分配或盈虧撥補:通過承認110年度盈餘分配案3.重要決議事項二、章程修訂:無4.重要決議事項三、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通過承認110年度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案5.重要決議事項四、董監事選舉:無6.重要決議事項五、其他事項:無7.其他應敘明事項:董事會代股東常會執行承認。
MoneyDJ新聞 2022-05-23 09:27:43 記者 張以忠 報導部分二極體廠短期受到中國封控影響,使得供應鏈不順,進而影響4月營收,預期隨著供應鏈恢復,5月開始出貨將逐步回穩,其中,車用、工控需求持續強勁,包括德微(3675)、台半(5425)相關產品今年將步入收成期,而強茂(2481)中高壓產品也蓄勢待發,相關廠商今年成長力道仍可期。 二極體廠4月營收除了德微小幅月增、續創歷史新高之外,其他包括強茂、台半、朋程(8255)4月營收皆較上月修正,主要反映中國封控措施下,使得運輸及供應鏈不順,進而使部分訂單遞延。預期隨著供應鏈恢復,5月開始出貨將逐步回穩,但整體第2季營收受到供應鏈不順影響,動能一定程度受到壓抑。 以產品能見度來看,儘管PC、手機等消費性電子需求已經降溫,不過車用、工控等應用需求仍然火熱,加上中高壓MOSFET仍然十分緊缺,業者認為,目前車用、工控,以及中高壓產品仍然供不應求,這類產品目前所遭遇的問題不在於需求面,而在於供應鏈問題。 二極體廠當中,車用加工控佔比穩定提升的德微、台半,目前接單仍暢旺,能見度相對較高。 德微近年積極布局工控、車用產品,去年工控應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電子產業因消費性電子需求大減而懊惱不已之際,二極體廠德微(3675)上半年有別於同業為訂單短缺所苦,卻是被工控、車用電子訂單追著跑,煩惱無法交更多貨予大客戶,尤其今年第一季全球汽車銷售受烏俄戰爭、主晶片短缺等因素影響而衰退,唯獨新能源車一枝獨秀、逆勢成長,德微今年在新能源車出貨量將呈倍數成長,歷經三年練兵,今年終見大啖新能源車甜蜜果實。 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數據顯示,全球車市銷量(不分動力別)第一季因受到晶片短缺、俄烏戰爭、中國封控防疫等因素影響而年減7%,唯獨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燃料電池車)銷售總量為200.4萬輛,年成長80%。德微不同於同業之處,一開始切入車用電子領域,就定義以新能源車為目標市場,也因此,今年第一季並未受車用銷售衰退影響,反因新能源車強勁需求,上半年營運逆勢成長。 此外,德微切入車用市場一開始即立下高標竿。德國汽車工藝在全球算是首屈一指,該國汽車工業聯合會針對汽車供應鏈品管系統開出VDA 6.3製程稽核認證,更是全球最稀有證書,德微經過三年努力、三次失敗,最終取得證書,德微證明自身技術能力及製程品質具
【時報-台北電】因應通膨與地緣政治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反觀車用及工控領域卻未見降溫跡象,尤其新能源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車用二極體供不應求,台半(5425)、德微(3675)接單暢旺,股價逆勢抗跌。 大陸封控造成物流受限影響交貨,客戶拉貨動能減弱,不過國際IDM大廠交期拉長到四、五十周,且作為全球功率半導體大廠的安森美更因上海封城面臨配送中斷的窘境,對供給相當吃緊的車用二極體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台半、德微訂單能見度已達年底,營運成長動能無虞。 台半在車用市場上成功切入比亞迪及寧德時代等陸系電動車供應鏈,受益大陸政府大力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今年首季淡季不淡,單季稅後盈餘繳出3.86億元史上新高,年增1.13倍,每股盈餘1.55元。 此外,二極體廠德微更因廠房位於台灣,受大陸疫情影響較低,加上公司先前投資的自動化產線開始收效,以及子公司5吋晶圓產能如期轉換,今年前4個月累計營收達7.16億元,年增15.72%;第一季也在產品組合優化、製程改善下,單季獲利首度站上1億元大關,達1.0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8倍,業績連五季改寫歷史新高。(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柯宗沅/台北報導)
因應通膨與地緣政治影響,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反觀車用及工控領域卻未見降溫跡象,尤其新能源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車用二極體供不應求,台半(5425)、德微(3675)接單暢旺,股價逆勢抗跌。
【時報-台北電】分離式元器件廠德微(3675)16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去年營業報告書及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5元現金股利。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德微營運模式已經開始由OEM/ODM代工廠加快轉型為高階分離式元器件IDM廠,今年上半年接單暢旺且將創下「三率三升」佳績,不僅營收將續創新高,全年來看車用及工控相關營收占比逾五成,毛利率挑戰逾40%目標可望達成。 德微第一季合併營收5.28億元,毛利率達34.8%,稅後淨利1.08億元,每股淨利2.44元。德微公告4月合併營收月增0.4%達1.8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4%,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7.1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7%。張恩傑表示,4月單月毛利率已超過37%,顯示近年來的投資布局已對營運帶來正面效益。 德微預期上半年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3.5~14.5%,由於整體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成長,預計上半年營運將續創「三率三升」佳績,毛利率將介於36.2~37.0%、營業利益率介於18.5~19.5%、淨利率達21.5~22.5%。 張恩傑表示,德微獲利得以較去年同期成長,主要是去年完成台北深坑及桃園蘆竹的兩廠整
分離式元器件廠德微(3675)16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去年營業報告書及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5元現金股利。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德微營運模式已經開始由OEM/ODM代工廠加快轉型為高階分離式元器件IDM廠,今年上半年接單暢旺且將創下「三率三升」佳績,不僅營收將續創新高,全年來看車用及工控相關營收占比逾五成,毛利率挑戰逾40%目標可望達成。
日 期:2022年05月16日公司名稱:德微(3675)主 旨:德微111年股東常會重要決議事項發言人:邱桂堂說 明:1.股東常會日期:111/05/162.重要決議事項一、盈餘分配或盈虧撥補:通過承認110年度盈餘分配案。3.重要決議事項二、章程修訂:無4.重要決議事項三、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通過承認110年度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含合併財務報表)案。5.重要決議事項四、董監事選舉:無6.重要決議事項五、其他事項:通過承認「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部分條文修訂案。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分離式元器件廠德微(3675)持續深化車用及工控產品布局,預期車用產品今年占比可望達10%,明年上看15%,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公司以車用及工控產品發展為主軸,預期2024年可以讓大家看到德微「多元產品、數箭齊發」,2022年到2024年業績將逐年成長。 德微今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張恩傑及執行副總朱鴻鈞在會後說明公司展望。張恩傑表示,由於公司去年完成兩廠(台北深坑廠與桃園蘆竹廠)整併工程,經磨合與適應後,生產效率與效能均穩定提昇,並在今年展現成效,預期今年上半公司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3.5%~14.5%,獲利因公司整體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成長,預計上半年續創「三率三升」佳績,毛利率預計為36.2%~37%(較去年同期31.5%成長)、營業利益率為18.5%~19.5%(較去年同期14.79%成長)與淨利率為21.5%~22.5%(較去年同期13.4%成長)。 近來大陸本土疫情延燒,封城停工對電子產業供應鏈造成不小衝擊,且全球通膨壓力沈重,不過朱鴻鈞表示,雖然封城對很多產業造成影響,且通膨亦影響需求,不過,目前公司產線交貨還蠻順暢的,若封城持續對供應鏈的影響就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二極體廠德微(3675)今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順利通過2021年財報暨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5元現金股利。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德微今年有多項突破創新產品推出,可說是數箭齊發,尤其在工控、車用類產品,看好未來成長潛力,營收與獲利持審慎樂觀,力拼營運逐季成長,其毛利率、營益率及淨利率可望優於上半年。 德微表示,上半年續創三率三升佳績,主因去年完成兩廠台北深坑廠與桃園蘆竹廠之整併工程,無論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提升上,今年將展現成效,下半年營運值得期待,尤其看好工控及車用電子成長表現。 德微預期2022上半年合併營收可較去年同期成長13.5%至14.5%,獲利則因整體生產效率與效能穩定成長,預計上半年將續創三率三升,毛利率預計為36.2%至37.2%,營益率18.5%至19.5%,淨利率21.5%至22.5%,2022全年毛利率將突破40%目標,盈餘朝一個股本目標邁進。 德微今年營運聚焦於車用電子部分,尤其在新能源車部分,敦南車用電子封裝產線預計第三季正式量產,今年車用電子將增加30%的全自動化封裝生產線,Tier1的車用訂單及交貨量將顯著提升,全年車用電子將倍數成長,目前
【財訊快報/研究員劉又豪】二極體廠德微(3675)4月營收月、年雙增,創單月歷史新高;目前累計前4月營收來到7.16億元、年增15.72%,營運有所表現歸功於車用電子與工控等產品組合。另外,公司今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配息5元,公司表示,目前營運照計畫目標進行,全年EPS可望賺逾一股本。法人表示,在全球車用電子、5G、AI及工控等產品應用持續增加下,將帶動市場需求,預期未來在龐大商機帶動下,後市展望樂觀。 整體型態維持多頭,下檔支撐看季線位置,加上日KD指標位於低檔交叉向上,後續待量能溫和補上,仍有挑戰區間高點的可能。
晶彩科(3535):前4月EPS達1.6元,超越去年全年,股價走出波段走勢。 德微(3675):4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新高,主要貢獻來自車用電子與工控等產品組合,後市在需求不減之下,營運展望樂觀。 盛弘(8403):首季EPS達1.02元,獲利及EPS同步創下同期新高,本季PCR量能將會較首季大增,將帶動整體營收與獲利表現。 來頡(6799):首季EPS達2.37元,4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未來在終端需求不減帶動下,全年營運值得期待。 三福化(4755):首季EPS達3.24元,創單季歷史新高,新產將於Q3開出,全年獲利值得期待。(劉又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