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大立光 個股留言板
隨著市場需求轉旺,光學元件 11 月的營收都有優異的表現,除類股股王大立光以 67.9 億元創史上新高之外,今 (6) 日亞光 (3019-TW) 公布 11 月營收也突破 17 億元大關,以 17.01 億元創 14 個月來新高,月增 9.46%。
大立光(3008)營收11月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但因公司預警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今(6)日早盤股價開低,最高跌幅一度逾2%;惟法人認為,預期iPhone 16可推升高倍光學鏡頭滲透率,以及華為5G手機回歸將添增額外成長動能,帶動營運重回成長軌道,維持「買進」投資建議。
大立光 (3008-TW) 2023 年 11 月營收以 67.9 億元改寫歷史新高,月增 7.33%,年增 30.54%,在 11 月營收的大躍進推升之下,大立光前 11 月營收 440.73 億元,但早盤股價下跌。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1.493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7.8分,成交值為10.05億美元。 2.集中市場05日融資減為2377.53億元,融券減為309850張。 3.集中市場05日總體自營商賣超60.53億元,投信買超0.02億元,外資賣超104.58億元。 4.金管會5日公布,外資11月淨匯入112.5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519億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此一數據為史上單月新高紀錄,今年前11月外資累計淨匯入207.85億美元,也寫下史上次高,僅次於2003年的前11月淨匯入的224.13億美元。 5.受惠蘋果及大陸非蘋手機的訂單加持,大立光11月營收67.9億元,月增7.33%、年增31%,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前11月營收440.7億元,年增0.95%,則是今年來年增率首度轉正。惟大立光表示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 6.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BMC)指標廠商信驊11月合併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單月金額達3.42億元,月增5.6%、年減18.45%;信驊第四季受惠新伺服器平台拉貨,同時mini BMC出貨增加,預期BMC業務重拾成長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外資11月淨匯入3,519億,史上單月新高。(工商時報) 2.台版晶片禁令,22項技術入列。(工商時報) 3.股后信驊11月營收,今年新高。(工商時報) 4.國銀獲利,首度飛越4,000億。(工商時報) 5.星宇插旗台中,明年Q2開航。(工商時報) 6.14奈米以下製程,列國家核心技術。(中國時報) 7.大立光好旺!11月營收創新高,法人看好本季創新猷。(經濟日報) 8.新台幣上月狂升3.7%,央行穩匯市找外資喝咖啡。(經濟日報) 9.維繫供應鏈新希望,超微MI300傳明年出貨上看40萬顆。(電子時報) 10.初期訂單量規模尚小,台廠屏氣靜候衛星商機。(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財政部回應穆迪下調評等展望:感到失望。(新浪財經網) 2.向市場傳遞正面訊號,券商8月以來已回購超13億元。(新浪財經網) 3.國內油價5連降!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2元。(新浪財經網) 4.服務消費暖意盡顯產業升級促進投資穩出口。(證券時報網) 5.「冷」資源催生「熱」經濟,東北冰雪產業漸入佳境。(證券時報網) 國際頭條: 1.職缺顯示經濟降溫,美股收盤漲跌
【時報-台北電】受惠蘋果及大陸非蘋手機的訂單加持,大立光11月營收67.9億元,月增7.33%、年增31%,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前11月營收440.7億元,年增0.95%,則是今年來年增率首度轉正。惟大立光表示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 大立光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96.93元,大摩預估全年EPS為 136.7元。法人指出,隨智慧型手機需求回溫,2024年大立光須關注其潛望式鏡頭的市占率,及陸系手機的需求復甦與規格升級。 對於大立光11月營收創新猷,法人指出,公司獨家供應iPhone 15 Pro Max首創的四重稜鏡望遠鏡頭(潛望式鏡頭),且傳出因其他下游模組廠良率不佳,蘋果加價購買大立光升級產品,以彌補落差,挹注該公司更多的營收。另外,華為今年推出使用自家麒麟9000S晶片並大賣的Mate 60系列,大立光是鏡頭供應商之一,同步受惠。 值得注意的是,大立光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0.73億,年增0.95%由負轉正。毛利率方面,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表示,第四季價格應沒再跌空間,影響良率的鍍膜、組裝、管理等很多環節,都要繼續改善,理論上,隨著經驗值多了會好些,
受惠蘋果及大陸非蘋手機的訂單加持,大立光11月營收67.9億元,月增7.33%、年增31%,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前11月營收440.7億元,年增0.95%,則是今年來年增率首度轉正。惟大立光表示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
大立光 (3008-TW) 今 (5) 日公布 2023 年 11 月營收以 67.9 億元改寫歷史新高,月增 7.33%,年增 30.54%,在 11 月營收的大躍進推升之下,大立光 2023 年前 11 月營收 440.73 億元,已較去年同期轉爲正成長。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12月5日電)大立光(3008)公布11月營收新台幣67.9億元,年增30.54%,月增7.3%;累計前11月營收440.7億元,年增0.95%,累計營收在連續10個月衰退後,正式轉為正成長。大立光預估12月將較11月下滑。大立光受惠蘋果高階iPhone 15機種拉貨力道強勁,營收自6月起逐月跳增,11月營收67.9億元超越2019年11月的66.55億元,重新改寫歷史新高紀錄,也推升前11月營收呈現正成長。大立光表示,12月在客戶拉貨高峰期已過下,預期12月整體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觀察11月大立光出貨產品結構,10M(百萬畫素)產品占比為50%至60%,20M以上產品占20%至30%,8M產品占0%至10%,其他產品占20%至30%。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立光(3008)自結11月合併營收為67.9億元,月增7.33%,年增30.54%,為單月歷史新高;大立光表示,由於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受惠蘋果iPhone 15及大陸非蘋智慧型手機品牌新機熱賣,加上潛望鏡頭外購光學稜鏡挹注,大立光11月營收持續維持高檔。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0.73億元,年增0.95%,轉為正成長。就產品比重來看,20M(百萬畫素)以上產品占大立光11月合併營收比重20%到30%,10M以上產品占50%到60%,8M產品占營收比重0%到10%,其他產品約占20%到30%。大立光表示,由於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法說會中指出,原本大家對高階智慧型手機很悲觀,現在沒有那麼悲觀,領導品牌新機種銷售優於預期、高階機種需求也有所提升,加上新機種良率有改善空間,有助於第四季毛利率回穩。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大立光(3008)11月合併營收為67.9億元,月增7.33%,為單月歷史新高,大立光表示,由於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 高階智慧手機需求增溫,蘋果iPhone 15及大陸非蘋智慧型手機品牌新機熱賣,且潛望鏡頭外購光學稜鏡營收挹注,讓大立光11月營收交出亮眼成績單,單月合併營收為67.9億元,月增7.33%,年增30.54%,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就產品比重來看,20M(百萬畫素)以上產品占大立光11月合併營收比重20%到30%,10M以上產品占50%到60%,8M產品占營收比重0%到10%,其他產品約占20%到30%。 大立光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0.73億元,年增0.95%,正式轉為年增;大立光表示,由於拉貨高峰已過,12月拉貨動能將較11月下滑。 在毛利率方面,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表示,第4季價格應該沒有再跌的空間,影響生產良率的鍍膜、組裝、管理等很多環節都要改善,理論上隨著經驗值多了會好一些,有助於第4季毛利率。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23年12月4日電)美股齊揚,台股今天早盤一度上漲78.26點,突破今年7月高點17463點,越過17500點,達17516.61點。9時18分止,加權指數來到17463.38點,上漲25.03點,成交值新台幣631.82億元。台積電早盤上漲3元至582元;大立光漲35元至2400元;鴻海漲1元至101.5元。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3年12月2日電)台股週線連5紅,本週指數上漲150.93點,收在17438.35點。上市櫃企業下週將陸續公布11月營收,此外,元大證券及統一證券等也將舉辦論壇,企業基本面與未來營運展望將是市場關注焦點。大立光(3008)、鴻海(2317)及台積電(2330)等重量級企業將於下週陸續公布11月營收。其中,大立光10月營收新台幣63.26億元,創近4年新高,法人預期,11月在季節性及新機效應下,營收可望更上層樓。鴻海10月營收7412億元,為同期次高水準,隨著時序步入資通訊產業傳統旺季,營運可望加溫,第4季業績將較第3季顯著成長,法人預期,鴻海11月營收也將有不錯表現。台積電10月受惠大客戶蘋果(Apple)公司訂單挹注,營收躍升至2432.03億元,創新高。台積電預估,第4季營收將約188億至196億美元。法人推估,台積電11月及12月營收恐較10月滑落。台積電11月實際營收表現備受矚目。繼里昂證券及花旗證券等外資在台灣舉辦投資論壇後,元大證券及統一證券等將在下週舉辦論壇,邀請廣達(2382)、佳世達(2352)及八方雲集(2753)等參加,企業未來營運展望
碳費明年開徵,環境部公布 512 家排碳大戶名單。除了常在名單上出現的台積電、中鋼以及台塑四寶,還有日月光、大立光、環球晶等「新面孔」都列入排碳大戶。
※券商推薦股:環球晶(1)、優群(1)、台耀(1)、技嘉(1)、微星(1)、華擎(1)、大立光(1)、玉晶光(1)、采鈺(1)、同欣電(1)、營邦(1)、華泰(1)、迎廣(1)、勤誠(1)、華新科(1)、穎威(1)。※各券商推薦股:【國票金控】環球晶、優群、台耀、技嘉、微星、華擎、大立光、玉晶光。【統一證券】采鈺、同欣電、營邦、華泰、迎廣、勤誠、華新科、穎威。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蘋果iPhone 15高階機種今年首度導入潛望式鏡頭,目前由大立光(3008)獨家供應,法人關注玉晶光何時可以切入?對此,陳天慶以涉及與客戶的保密協定,不方便直接透露是否已經出貨給大客戶,但陳天慶表示,目前我們主要的客戶只有旗艦機種才有配置,未來不排除會下放到其他機種,所以只要客戶有需求,我們都可以配合生產及出貨,相信一定可以替公司帶來非常大的商機。 郭英理表示,潛望式鏡頭基本上分兩大類,一種是自動變焦群組,這方面技術也是很嚴謹,另一種是反射式正統的潛望式像潛艇鏡頭,潛望式鏡頭因是非常遠的距離,對溫度及環境要求高,客戶多一片玻璃防阻溫度跟環境的變動,有時亦依客戶需求搭配菱鏡,由於菱鏡非常小,如何怎麼把這麼多小東西放在一起,組裝非常有技術性,必須有自動化及工程上的專業,以及先進製造與良好的測試,我們潛望式鏡頭早在3年前就開始大量生產,這兩種我們都有出貨的經驗,良率也可以達到預期目標,目前是有信心,也按照客戶規劃執行,都有順利出貨給日系、美系及中系客戶,我們也持續從經驗中精進化,把良率及效率拉高,我們已有一些突破,目前來說都算順利。 在G+P鏡頭方面,郭英理表示,
日 期:2023年11月22日公司名稱:大立光(3008)主 旨:大立光電澄清媒體報導發言人:林恩平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2/11/222.公司名稱: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傳播媒體名稱:經濟日報6.報導內容:媒體報導本公司再開專利戰火,日前向台灣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遞狀,對勁敵玉晶光提起侵犯發明專利權訴訟。7.發生緣由:本公司向來積極捍衛智慧財產權,以保護公司的核心技術。本公司在中國廈門中級人民法院以及台灣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告玉晶光侵害本公司專利的案件,相關案件目前均由法院依程序審理中。8.因應措施:無。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