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port想解決全球物流混亂,但為什麼業內人士希望它失敗?

他會是航運界的救星嗎?

他會是航運界的救星嗎?

過去兩年,隨著全球供應鏈吃緊,運價飛漲,各國航運業獲利頗豐:2021年前三季度,馬士基淨利漲幅近5倍,日本郵船超7倍,而中遠海控更是超過了16倍,且該公司預計2021年全年的淨利潤將為892.8億元,同比增長799.3%。

當下,全球供應鏈仍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內陸運輸遲滯等情況的沖擊,集裝箱運輸供求關系持續緊張,從中國到美國的貨物運輸時間要比2019年多花一個月。

在此背景下,一家名為Flexport(飛協博)的貨代公司於2月7日宣佈獲得9.35億美元的E輪融資,其估值也因此達到80億美元,那麼在2016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它是如何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來幫助物流企業降本增效的?

Flexport的創始人瑞恩·彼得森(Ryan Petersen)將自己定位為航運業的救星,並為這家初創公司帶來了80億美元的新估值。但其業內競爭對手表示,這位41歲的億萬富豪和他的公司只是在作秀。

當開往舊金山的渡輪離開奧克蘭港口時,Flexpor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瑞恩·彼得森(Ryan Petersen)轉身看著一架高達370英呎的起重機將集裝箱一個接一個地吊到一艘貨船的甲板上。這些集裝箱有藍色、鐵鏽紅色,偶爾還有藍綠色,它們都整齊地堆放在一艘將駛往日本橫濱的後巴拿馬級輪船上。

彼得森用欣賞的眼光看著這一排排的箱體:“我真希望可以用全息透鏡看看裡面哪些集裝箱是Flexport的,”他說,想像微軟的增強現實眼鏡有X光功能。“在西海岸的任何一艘集裝箱船裡,我保證都有使用我們服務的箱子。”

廣告

這聽起來像是吹牛,但對41歲的彼得森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Flexport沒有自己的火車、飛機或輪船,但作為數字貨運代理領域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這家彼得森創立了8年的公司已成為此類跨太平洋航線貨艙的全球第七大買家。幾乎任何開往亞洲的船隻都會至少有一兩個集裝箱,裡面用Flexport的軟件服務裝滿了加州的杏仁或汽車零部件。

Flexport成立於2013年,其宗旨是將紙質報關表格自動化。該公司得到了一些硅谷最著名的風投和科技億萬富豪的支持,包括彼得•泰爾(Peter Thiel)的創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尤裡•米爾納(Yuri Milner)和孫正義(Masayoshi Son)。現在,它的業務已經大幅拓展,例如幫助紙品公司Georgia-Pacific、管道設備製造商Gerber和揚聲器製造商Sonos等客戶解決從工廠到倉庫再到商店運輸庫存的所有難題。Flexport的軟件可以分析和優化客戶的供應鏈,然後將其自動化,經常能想出辦法縮短交付時間,從而為客戶節省數百萬美元的滯納金。此外,Flexport的集中跟蹤和消息傳遞功能還省去了數千封電子郵件往來,平均每週為客戶節省了4個工作小時。只要付出一定的價格,Flexport甚至還可以抵消他們的碳足跡。

機遇,面對跟不上的商品供應

航運是一個體量巨大的產業。咨詢公司Armstrong &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物流支出達到9萬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的11%。以貨運代理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第三方物流總額接近1萬億美元。在美國,這是一個2,300億美元的行業,佔全美GDP的1.1%。根據安聯(Allianz)子公司裕利安怡(Euler Hermes)的數據,2021年全球貿易額增長了8.3%,需求處於創紀錄的高位。去年秋季,美國人在商品上的支出比2020年2月高出20%。

然而與此同時,商品的供應一直跟不上。從中國到美國的貨物現在比2019年要多花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到達,而一個集裝箱的運輸成本從疫情前的不到2,000美元飆升至去年夏天的2萬多美元(目前的價格約為1.5萬美元)。全球供應鏈越發受到人們的關注。甲骨文公司(Oracle)對1,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87%的受訪者表示,航運問題給他們帶來了負面影響;一半的公司表示在最近幾個月內取消過一項訂單。

對於Flexport,這一切都意味著業務正在蓬勃發展。該公司2021年的銷售額達到了33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13億美元和2019年的6.7億美元(Flexport將大約80%的收入直接轉給運輸合作夥伴)。去年,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首次實現盈利,淨利潤達3,700萬美元。

延遲的海運:跨太平洋的海運成本在去年9月達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運一個40英呎集裝箱要20,500美元,雖然價格現在終於開始下降了,但是等待交付的時間仍在繼續延長。

因此有實力的投資者不斷湧入。最新的例子就是知名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和電子商務領域的佼佼者Shopify,它們在今年1月加入創始人基金,為彼得森提供了9億美元的新資金,使其估值達到了80億美元。據《福布斯》估計,彼得森持有Flexport 9%的股份,價值6.5億美元(扣除10%的未上市公司標准折扣後)。再加上其名下獲利頗豐的天使投資組合和聯合所有的盈利副業,他的資產已接近7.5億美元,有望成為十億富豪。(如果《福布斯》根據Flexport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對彼得森所持股份進行估值,那麼他已經是了,身家略高於11億美元。)

但彼得森不希望只是因為他的客戶支付了前所未有的價格而被視為疫情暴發戶。他更願意被視為航運業的“萬金油先生”。Flexport正在梳理客戶數據,試圖把每個來之不易的集裝箱裝得更滿(大多數只裝了七成滿)。同時,該公司還在將一些更輕、價值更高的產品(如Everlane廣受歡迎的毛衣)的運送路線從海運改為空運。此外,它還幫忙在愛荷華州建立了一個私人鐵路匝道,用來運送來自西海岸的貨物,以繞開芝加哥的擁堵。對於面臨庫存短缺的企業,該公司還為卡車司機開發了一款應用程序,以便讓他們可以提前10天瞭解哪裡有活要干。

形象,“他能做很多高管做不到的事”

彼得森也從不吝於塑造自己的公眾形象。在疫情封鎖初期,他向中國武漢運送了數十萬套個人防護裝備。在病毒襲至美國海岸時,他讓自己的團隊為更多的防護裝備設計運回美國的路線,並預訂專機專程運送了數百萬個口罩,同時號召公眾捐款。去年3月,當一艘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時,彼得森在社交媒體和采訪中對這一情況進行瞭解析,甚至還為孩子們出版了一本解釋供應鏈的畫冊。去年秋天,當等待在主要港口卸貨的船舶擁堵達到極限時,彼得森出現在加州長灘港,租了一艘船,並在推特上發布了他所看到的情況,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病毒式傳播,使得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也發出了呼籲,並在一夜之間改變了政策,要求在當地的貨場堆放更多的集裝箱。

對於以低調寡言而著稱的物流行業內部人士來說,彼得森的每次采訪和電視露面更多地被視為其機會主義,而不是市場領導地位的證明。一位直言不諱的批評者經常在領英上輕蔑地發帖稱彼得森為“大兵瑞恩”。一位業內資深高管也表示:“(Flexport)在該領域樹敵很多。”由於擔心失去彼得森的業務,這位高管不願透露姓名。

但沒有人能質疑彼得森發揮的作用。“每次危機都需要一個英雄,而瑞恩·彼得森把自己定位為這次危機的英雄人物,”克雷格·富勒(Craig Fuller)說,他經營著一個名為FreightWaves的行業數據和新聞網站。“他能做很多高管做不到的事。這是公眾想看到的。”

隨著航運業逐漸恢復正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看到),彼得森急切地想要讓懷疑論者們閉嘴。他表示:“如果我們能為Flexport解決問題,我們就能為更大的世界解決問題。我們對此有著執念。人們應該相信我們。”

創業之路,“要硅谷式的高速增長”

彼得森在馬裡蘭州貝塞斯達(Bethesda)長大,這裡就在華盛頓特區首都環城公路(washington’s Capital環路)內,附近的企業家眾多。他的母親是一名生物化學家,經營著一家幫助企業管理食品安全法規的企業,他的父親則是一名政府經濟學家,使用上世紀70年代的電腦計算蘇聯國防開支的數據,並兼職經營一項編程業務。他的哥哥大衛(David)曾經徹夜未睡地搭建出了一個早期的在線視頻游戲社區。彼得森自己則更喜歡在西班牙留學和在薩爾瓦多做志願者。

彼得森於2002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並獲得經濟學學位,他會說三種語言(英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後來,他開始為哥哥大衛工作,從中國購買小飾品再轉賣出去,比如寫著“貓王”的駕照。通過在eBay上倒賣一集裝箱的摩托車賺得第一桶金後,他們轉向了高檔市場,銷售摩托車及其零部件。2005年,彼得森在中國待了兩年以親自採購產品。這項工作啟發了兄弟倆開創了他們的下一個事業——全球航運清單搜索引擎,這是他們在瑞恩就讀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時與大衛的大學室友一起創建的。通過幾年的創業和盈利,ImportGenius.com至今仍能產生數百萬的現金流。但兩人還有更大的野心。2013年,當大衛因為一家建築行業的初創公司而被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錄取時,瑞恩抓起一張充氣床墊就跟著他一起去了。

貪婪的利率:在過去的兩年中,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沙發運費上漲了十倍以上;咖啡機和冰箱也是如此。這一負擔如今正壓在消費者頭上:下表列舉的八種普通家庭用品的價格同期上漲了19%至51%。

作為不速之客的彼得森給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該加速器的聯合創始人,同時對全球貿易很感興趣。多年來,彼得森一直在研究另一個想法,即“海關文書版的特波稅務軟件(TurboTax)”。但是要將貨物運過美國邊境的話,他就需要解決一個嚴格的背景調查問題(走私是擔憂之一)。2013年3月,Flexport終於獲得了批准。那年10月,在一場2,000人參加的活動中,他向格雷厄姆展示了自己的創業想法,即Flexport。隨後,在2014年,彼得森作為格雷厄姆直接指導的最後一批初創公司創始人之一也加入了Y Combinator。他很快就脫穎而出。

憑借看似巨大的市場機會,以及對這個看似沉寂的領域的顯著熱情,Flexport迅速從一群知名公司那裡籌集了400萬美元。Reddit聯合創始人亞歷克西斯·奧哈尼安(Alexis Ohanian)當時是YC的合夥人,他與“福布斯最佳創投人榜”(Forbes Midas List)上的明星創投人加裡·譚(Garry Tan)一起投資。“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行業,但是對產品製造商來說卻非常不受歡迎,”奧哈尼安說。“在大學裡,沒有哪個21歲的學生會躺在床上睡不著覺,說:‘我要創建下一個Flexport。’”

彼得森突然就需要實現硅谷式的高速增長。報關的利潤率很高,但每筆交易99美元的價格還不夠多。彼得森意識到,客戶想要的是一個處理報關和他們更關心的問題——貨運代理的終端線上平台。現有的公司仍然嚴重依賴於來回發送傳真或PDF文件,或“貨運電子郵件轉發”。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Flexport就將其基於雲計算的軟件版本整合在了一起。

2015年,當泰爾和他的創始人基金領投彼得森2,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時,Flexport已將自己定位為一家全新的數字貨運代理公司。不久之後,航運業經歷了一次週期性的全球危機。當時,全球第七大航運公司宣佈破產,而其停靠在中國港口的船隻也因價格暴跌而被扣押。這場動蕩對Flexport來說是件好事——它只需如約出現就能贏得業務。但這也是一個警告:與中國貿易的中斷可能會摧毀Flexport的核心業務。

因此,當泰爾公開宣佈支持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時,彼得森犯了一個創業者的錯誤。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支持對中國徵收高額新關稅。在2016年6月的一次會議上,當被問及如果知道泰爾會支持一位對中國貿易持強硬態度的政客,他是否還會接受泰爾的錢時,彼得森脫口而出:“實際上可能不會。這取決於我們有多絕望。”但很快,他就給泰爾打電話去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損害控制奏效了。幾個月後,泰爾再次加大投資力度——並給出了一個更慷慨的價格。

彼時,彼得森清楚地意識到,盡管Flexport發展迅速,但在物流市場上,一個干勁十足的新人是無法包攬所有業務的。創始人基金的特雷•斯蒂芬斯(Trae Stephens)表示:“這並不是一件你有或沒有產品的事情。這是凌遲處死。”

但是,隨著Flexport的收入翻了一番,先是超過了2億美元,然後是4億美元,而且彼得森不斷花錢在從漢堡到深圳的港口設立辦事處,他最終吸引了世界上最頂尖的靠蠻力搶佔市場份額的專家——軟銀(SoftBank)的注意。2019年1月,彼得森坐下來與孫正義達商談交易事宜;45分鐘後,他就帶走了一項1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

彼得森說:“那一年,我們任何一個團隊提出了招人需求,他們都能如願以償。”但在軟銀的第二筆資金匯出三天之後,軟銀支持的WeWork發布了其命運多舛的公開招股說明書,而幾周之後,WeWork頗具傳奇色彩的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就離職了。孫正義的100億美元投資命懸一線。對彼得森來說,形勢出現了急劇的變化。當時,他已經把軟銀的第一筆5億美元投資花光了,於是他當即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方向。包租飛機的計劃中止了。Flexport開始努力成為一個盈利的企業。

但是,許多損失已經鑄成。Flexport積極的融資——迄今已籌集了超過20億美元——意味著彼得森個人的股權被大量稀釋,盡管他沒有共同創始人,但彼得森目前只擁有公司9%的股份。2020年2月,當中國的新冠疫情封鎖措施開始對供應鏈產生影響時,彼得森慌了。他解僱了50名員工,約佔Flexport員工總數的3%。希望瞭解軟銀公司更大趨勢的記者們紛紛對其進行了報道,而為節省開支而打擊了員工的士氣,使得這些裁員也是徒勞的。彼得森稱這是他擔任首席執行官以來所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然而,隨著疫情的蔓延,Flexport備受打擊的領導人和員工很快找到了目標。彼得森在2017年啟動了他最引以為傲的項目:Flexport.org,為非政府組織提供折扣運費,並幫助非營利組織運送捐贈的物資。此前,該項目從美國向武漢運送了35萬個口罩。當病毒到達Flexport的後院時,它又搜羅了數萬個口罩,重新運往當地醫院。不久,一支由25名員工組成的團隊開始全職為Flexport的救援工作采購個人防護用品。彼得森又開始包租飛機,不過這一次是為了做好事。他說:“我感覺我們在那三個月裡都沒有喘一口氣。”

美國加州奧克蘭港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爭議,贏家or小丑?

去年10月,當彼得森與Strip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特裡克•克裡森(Patrick Collison)共進晚餐時,Flexport及其市場看起來和現在相去甚遠。在2021年,Flexport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在收入翻倍的同時實現了意外的盈利。(該公司並不指望在投資增長的同時保持盈利。)但由於這些錢的來源是客戶支付的高額費用,而且他們還面臨著運輸延誤,因此彼得森並沒有對此感到慶幸。對於加州港口的堵塞與他的在線支付世界的神秘瓶頸相比如何,克裡森非常好奇,而彼得森意識到他其實並不知道答案,於是他飛到了洛杉磯以親自尋求答案。

在租船游覽長灘港的第二天,彼得森就在推特上分享了他的發現。他列出了一些快速解決擁堵的辦法,包括把集裝箱堆高一些,以及修建一個新的鐵路站台。彼得森的這條推文很快被轉發了1.5萬多次,其中包括Coinbase首席執行官兼億萬富豪布萊恩•阿姆斯特朗(Brian Armstrong)。長灘市長羅伯特·加西亞(Robert Garcia)也將這份清單發給了他的工作人員;第二天,長灘港就放寬了堆放集裝箱的限制。彼得森的手機也被加文·紐森(Gavin Newsom)等政策制定者們打爆了。HBO電視台和《60分鐘》(60 Minutes)節目也請他帶領他們進行港口參觀。對於Flexport來說,這是一個絕妙的營銷機會,盡管彼得森發誓這不是他的本意。

然而,對於物流行業的其他大多數人來說,這讓他們大為光火。“當瑞恩·彼得森接受采訪時,業內人士通常會感到不安,因為他總是會把事情非常簡單化,”,羅伯特•卡查特裡安(Robert Khachatryan)說,他於2007年在洛杉磯創立了55人的貨運代理公司Freight Right Global Logistics。卡查特裡安說,集裝箱堆放的影響有限,而彼得森提出的一些更大膽的建議,比如建立一個由政府資助的鐵路樞紐站,至今仍未被采納。“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靈丹妙藥。”

盡管得到了很多的正面報道,但是“彼得森並沒有贏得自己的榮譽”這種想法更加深入人心。多年來,懷疑論者一直認為Flexport的軟件沒有做出什麼你在其大小競爭對手的產品中找不到的事情。這些懷疑論者聲稱,當你走進Flexport和Expeditors的辦公室——後者是一家擁有40年歷史的上市貨運代理公司,市值約190億美元——將它們所有的公司標識和品牌剝去之後,你會發現它們的運營看起來一模一樣。

六年前,他們的說法基本正確。本•佈雷弗曼(Ben Braverman)是Flexport的長期高管,也是彼得森的密友。他說:“這就是在一個如此龐大而復雜的行業中,一家新公司面臨的現實。”

客戶選擇Flexport並不是因為彼得森重新發明了車輪,而是因為它的一站式軟件套件簡化了他們的生活。以舊金山鞋廠Rothy’s為例,該公司自2017年以來一直是Flexport的客戶。Flexport管理著25種產品從中國工廠到加州和肯塔基州兩個中心的運輸,並負責抵消他們的碳足跡。但Rothy的首席運營官希瑟•斯克德莫爾•霍華德(Heather Skidmore Howard)表示,正是Flexport的可見性工具,讓營銷人員和門店經理知道什麼時候會有新的發貨,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她說:“在這充滿挑戰的一年裡,在交貨方面,我給我們兩家公司的成績都打A+。”

Flexport目前正在測試一項新的免費增值服務,該服務將於今年推出,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可見性、碳跟蹤和信息傳遞,即使他們不使用Flexport來進行運輸。彼得森還計劃推出一款可實現的產品,該產品可以識別出優先級高的商品——比如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並通過虛擬的“HOV通道”更快地運輸這些商品。

成長期投資者大衛•喬治(David George)表示:“Flexport是這個領域絕對的下一代贏家,這毋庸置疑。”喬治代表安德森•霍洛維茨公司參與了Flexport的最新一輪融資。他還補充說:“他們有著勝出的各種方法。”彼得森對此表示贊同:“我認為我們的銷售過程就像玩《超級戰艦》游戲。你不可能用一根針就把戰艦擊沉。”

當然,懷疑論者仍在懷疑。全球第二大海運公司馬士基(Maersk)的前首席技術和信息官亞當•班克斯(Adam Banks)表示:“可視化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按照他的說法,馬士基及其同行擁有集裝箱;他們也想擁有數據,而不是把數據交給彼得森。其他人則質疑Flexport是否會勝出。一個勢頭強勁的挑戰者是總部位於芝加哥的project44,這是一家純物流數據公司,在今年1月融資了4.2億美元,估值26億美元。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傑特•麥克肯多斯(Jett McCandless)認為,許多人寧願與project44這樣的“中立國”合作,也不願與Flexport這樣傲慢的競爭對手合作。

彼得森現在已經習慣這種攻擊了。“我們的行業認為我是一個小丑,但我對此並不介意,”他說。“我需要讓他們繼續相信我是個瘋子,這樣他們就不會振作起來和我們競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福布斯”(ID:forbes_china),作者:Alex Konrad,譯:Vivian,校:李永強,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