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輔助診斷工具擬納入健保 年底前完成效益分析

為協助生醫產業發展,健保署長石崇良26日表示,今年底前將完成「AI輔助診斷工具」納入健保的成本效益分析,另針對過去新興醫療服務或醫材經常面臨核價程序冗長的問題,下半年將開始試辦「全國性醫療費用資訊平台」,使其能加速進入自費市場。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登場,石崇良會中以「健康深耕,推動全人健康照護」為題發表演講。

石崇良表示,健保署預計今年底將完成「AI輔助診斷工具」納入健保的成本效益分析,將可作為未來數位醫療給付的參考。根據規劃,衛福部與經濟部合作,借鏡國際對智慧醫材產品給付方式,希望建構我國給付策略,包括利用AI輔助判讀顱內出血於電腦斷層造影、AI骨髓細胞型態判讀合併細胞分類計數、甲狀腺結節超音波智能分析等,都可能被納入。

石崇良說明,去年BTC有與會者特別提到,無法被納入給付的新興醫療服務或醫材,經常因受限各縣市政府核價程序繁瑣冗長,無法快速進入自費市場,因此,健保署與各縣市衛生局討論,將建立「全國性醫療費用資訊平台」,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試辦,讓各縣市衛生局可上傳核定項目資訊,其他縣市便不需自行摸索,另一方面對於沒有對應診療項目的新醫材或技術,則由健保作為單一申請窗口,加速整體核定的程序。

此外,石崇良談及,為了確保藥品供應韌性,將於今年底前修正「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讓逾專利期5年內申請的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首兩張申請國內製造藥品比照原廠藥核價,對於國內製造的藥品也給予優惠藥價,擬給予價格加算10%。

另對產業界關注AI導入新藥開發議題,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呂佩融簡報時說明,AI可加值產業升級,例如利用AI輔助篩選藥物及受試者、模擬試驗結果,藉此突破新藥開發瓶頸,加速轉譯落地,推動全齡健康。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中信金出局?新光金內部信暗示1句話 揭選擇台新原因
財經選讀》好市多為何被稱為「邪教」 紐時曝光神祕內幕
不只它「連26年配股利48元」、股價僅3字頭 還有2檔殖利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