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外匯存底 終止連兩升

1月外匯存底為5,695.4億美元,月減10.55億美元、終止連二月上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1月外匯存底為5,695.4億美元,月減10.55億美元、終止連二月上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公布1月外匯存底為5,695.4億美元,月減10.55億美元、終止連二月上升。央行表示,當月主要貨幣對美元均走貶,加上央行進場調節賣匯阻貶,使得外匯存底下滑,但變動金額不大。

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1月外匯存底下降反映三大因素,雖然投資運用收益是正貢獻,但主要貨幣對美元貶值,折算美元後金額減少,即對外匯存底負貢獻;央行考量市場供需失衡,美元需求大於供給,因此進場調節賣匯,也是負貢獻。央行去年全年進場調節規模,預計在3月業務報告中揭露。

央行統計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6,344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11%。蔡烱民指出,1月美元指數強升1.94%下,非美幣別全倒,歐元貶2.23%、英鎊貶0.5%、加幣貶1.45%、澳幣貶3.92%、日圓貶4.23%、人民幣貶1.24%、新台幣也貶1.64%。及根據金管會統計,外資單月淨匯入約30.2億美元,央行統計外資本金加計盈餘匯出,雖然本金為匯入,但1月台積電配發股利,外資拿到後匯出,抵減後大致是持平、金額變動不大。

對於1月匯市波動加劇,蔡烱民分析,近期金融市場動盪,尤其匯市快速反映貨幣政策調整,造成美元在匯市上變動大,1月市場對美國降息時間點延後,3月降息機率大減,美元因而走強,使主要國家貨幣波動增加;另英國央行委員意見也未呈現一致性,歐美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下,都使今年匯市波動增加。

蔡烱民認為,後續若市場與美國聯準會看法趨於一致,市場變動應會慢慢趨緩,匯率波動應不會像1月那麼大;除貨幣政策外,景氣不確定性也存在,市場預期景氣衰退,但美國公布數據,不管是就業市場還是企業財報都優於預期,導致匯率波動很大。

目前主要國家外匯存底餘額,台灣仍穩居第四位,第一名是大陸至12月底3兆2,380億美元,第二名日本至12月底1兆1,598億美元,瑞士至12月底7,805億美元排名第三位。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陸房地產風暴 襲向鋼鐵、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