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零組》亞泰金屬客戶挺 營運旺整年

【時報-台北電】陸台兩地銅箔基板(CCL)廠紛紛前往東南亞擴廠,加上5G、AI應用,帶動高階電子材料升級加速,挹助亞泰金屬(6727)訂單能見度至2025年下半年,目前在手訂單逾新台幣20億元。

亞泰金屬2023年度合併營收13.1億元,隨市場需求回升,法人預期,該公司2024年營收有望小幅成長。

亞泰金屬總經理黃源財表示,在美中貿易戰持續下,「原產地加一」已成電子產品新趨勢,包括大陸廠商生益科技擬在泰國設廠、台廠台光電將於馬來西亞檳城、台燿及聯茂將於泰國設新廠,韓廠斗山也瞄準泰國設新廠,客戶東南亞擴產熱絡,有助於亞泰金屬接單。

此外,大陸CCL廠本地擴充產能動作也不斷,浙江華正新材料、廣東盈華陸續傳出增加資本支出,皆為亞泰金屬創造良好成長動能。

黃源財分析,隨著各項AI應用發展,伺服器、低軌衛星、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高階電信網通、電動車市場等需求顯著提升,中國大陸終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部分產品關稅減讓,以及中美貿易戰等因素,推進CCL、PCB相關大廠,陸續增加資本支出及前往東南亞擴廠布局。

亞泰金屬生產高精密軟性材料捲對(R2R)塗布與含浸設備,在印刷電路板產業半導體產業、通信5G及6G、電動車產業、智聯網、多軌衛星的快速發展下,亞泰金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高階含浸設備製造商,全球市占率超過70%。

亞泰金屬楊梅二廠已正式啟用,使得該公司產線調度更加靈活。

黃源財表示,高階電子材料升級加速,且配合終端需求的製程要求,客戶增加設備力道明顯加大,促使亞泰金屬整體營運掌握度至2025年下半年。

展望未來營運,亞泰金屬維持審慎樂觀看法,應對現有主要客戶投入東南亞地區的設備與服務需求大幅提升,公司積極籌畫於泰國等地,設立服務據點,滿足當地市場即時需求,有助於東南亞銷售版圖再下一城。(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娟萍/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