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股》方土霖前3季每股盈餘1.74元
【時報-台北電】方土霖(4527)董事會通過109年度第三季合併財務報表案,前3季累計營業收入17億8881萬元,累計營業毛利4億5827萬元,累計營業淨利1億4471萬元,累計稅前淨利1億652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累計淨利1億3246萬元,累計基本每股盈餘1.74元。(編輯整理:葉時安)
[新頭殼newtalk] 台股近一周在權值股王台積電帶領下,一度攻破萬六關卡,加權指數最高來到16041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從2019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算到現在,台股加權指數共上漲3619.25點,漲得不可思議,喊會崩盤的人愈來愈多,但他進一步指出,其實台股加權指數的漲幅是由5家公司創造的。 謝金河表示,台積電的625元,台達電325元,聯發科899元,都是歷史天價;聯電的51.9元是2002年以來最高價。蹲很久的鴻海,這回靠著電動汽車題材,一口氣大漲到119元。鴻海在元月大顯神威,已大漲23.5元,漲幅25.54%,讓投資人跌破眼鏡。鴻海及台積電應該是今年推高指數到16041最大的功臣。 謝金河指出,這5檔重量級權值股,總共拉升加權指數2709點,而台股有948家上市公司,換句話說,剩下的943家上市公司才合力拉升910點,占大盤上漲的指數比重僅25%,可以看出台股有近500家的公司股價根本沒有漲,最慘的是大立光從5000元跌至2860元,跌幅42.8%;台泥19年底是43.7元,現在是41.95元,幾乎紋風不動。 謝金河認為,這個現象有如美國FAAMG加上Tesla,Nvidia及Netflix拉升道瓊工業指數,Nasdaq及費城半導體指數,背後代表的是不均衡的世界,及產業競爭集中化的現象。 謝金河強調,股市大漲,喊著要崩盤的大師或專家愈來愈多,台股只要盯住率領指數大漲的超級5大企業即可,那些躺著的企業,不太容易崩盤!這是台股的真實世界?更多新頭殼報導王浩宇被罷免成功 作家:是民主手段 效應卻反民主范雲力挺黃捷 呼籲:不要讓罷免案過關!
【時報-台北電】漢唐(2404)在台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達到250~280億美元效應下,法人圈看好漢唐將有望受惠其中。法人指出,由於台積電除了正在興建的3奈米廠之外,後續還有2奈米廠的興建規劃,使漢唐有望持續搶下台積電廠務工程大單。 漢唐公告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達358.37億元,創歷史新高,相較2019年成長49.8%,法人表示,漢唐目前在手訂單已經超越400億元水準,隨著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漢唐在手訂單金額有望再上攀。漢唐15日股價上漲3.57%至232元,三大法人一共買超1,132張,連續四個交易日買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蘇嘉維)
【時報-台北電】欣興(3037)自2020下半年來受惠載板產能吃緊題材,股價節節攀升,尤其近期晶片大廠不斷推出新品搶市,新產能開出不及,載板仍舊供不應求,市場看好欣興做為載板大廠,即使日前發生意外,但仍是此大趨勢的受惠者,三大法人大力買超、市場買盤也同步力挺下,欣興上周躋身進入百元俱樂部,周線收在100元整。 法人表示,目前幾家載板廠上半年訂單能見度相當明朗,各載板廠稼動率居高不下,樂觀看待欣興在載板旺盛的需求帶動下,2021年業績將保持強勁的成長態勢。(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賜麟)
素有國民ETF之稱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近日公告2020年度第二次預估配息金額,每單位預計配發3.05元現金股利,合計上半年度配息金額0.7元,預估2020全年度配息金額共3.75元,法人建議,長期持有將更有機會取得較多資本利得與配息金額,拉高總報酬率。國內存股族偏好獲利表...
【時報-台北電】合一(4743)受惠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新藥FB825,授權國際大藥廠利奧製藥的第二階段簽約金1,512萬美元入帳,激勵上周五股價強漲5.29%、收199元,KD指標也翻多,由於成交量能已加溫,加上基本面有利,後市可期。 合一目前已收到利奧製藥簽約金共3,360萬美元,但依據IFRS15客戶合約收入規定,該筆簽約金將於完成美國異位性皮膚炎2a臨床試驗後,再行認列相關收入;後續啟動臨床二期人體試驗後,LEO PHARMA A/S將負責後續藥物開發及研發費用。(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杜蕙蓉)
中國信託投信分析,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今年股利率高於多數主要陸股指數,且對今年價值股股價展望樂觀。風險偏好較保守的投資人,可考慮藉由ESG排除非財務因子風險的債券ETF,進一步強化債信評等,於疫情動盪時代,能夠發揮資產防護功效。國內第三大債券ETF發行商中信投信,...
議員徐立信接獲陳情,指身障租金補貼被調降,且還比一般青年補貼少近3000元,直呼不合理。對此,北市社會局表示,因中央修法才使金額減少並非調降,但北市仍有4級租金補貼,鼓勵弱勢民眾可優先申請。
【時報-台北電】胡連(6279)受惠股市強推電動車題材,股價穩穩站在百元之上,尤其2021年台股開盤以來,雖然投信、自營商站在賣方居多,但外資持續買超力挺,激勵股價相對有撐。胡連上周線收在116元,表現還算穩定,惟上周連收5黑K,主力也大多站在賣方,股價能否續強需持續觀察。 胡連近年積極搶進國內電動機車和開發東南亞機車市場,逐漸擺脫過度集中單一產品和市場的問題,受惠中國車市復甦及客戶去庫存後啟動拉貨,加上新能源車趨勢,以及東南亞機車線束出貨有所成效,法人樂觀看待各項動能陸續貢獻效益下,胡連2021年業績表現有望挑戰近年新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王賜麟)
【時報-台北電】中信金控(2891)自結2020年全年獲利,稅前盈餘515.77億元,合併稅後盈餘428.53億元,較2019年的436.16億元,衰退1.7%,每股稅後盈餘(EPS)為2.15元,中信金控指出,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加上降息因素所致。 中信金15日收在19.7元,成交量達29,730張、成交金額達5.9億元,連五日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214張,其中,外資買超1301張、自營商買超239張、投信賣超326張。技術面來看會進入整理格局,年線19.62元與半年線19.03元持續往下,月KD值從80以上掉到50,多空不明。(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魏喬怡)
【時報-台北電】台泥(1101)2020年營收小幅衰退,上周股價回檔修正,上周五收41.95元,跌破42元短期底部。短線上股價雖已跌落所有短均線之下,不過月、季線趨勢仍處於平穩向上,且9日KD值趨線已趨於長期低點,短期應會在低檔交叉開始走揚,加上下跌仍有買盤,預期中長期底部40.5元應有支撐,市場認為,短期股價應會在中長期底部之上進行震盪整理。 2021年營運在本業持續擴充下,預期仍有成長空間,加上包括發電、廢棄物處理、綠能等事業,可望為營收獲利加添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延壽)
【時報-台北電】倉佑(1568)搭上電動車話題順風車,吸引投資人逢低布局,股價從2020年11月起漲,累計近三個月股價翻倍漲,因交易過熱遭列警示股。2021年以來成交量明顯放大,上周五再爆2.36萬張鉅量,盤中一度衝上漲停價位34.75元,然短線賣壓旋即湧現,漲幅收斂,終場收32.3元、上漲0.7元,改寫近34個月新高價紀錄。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過五成,上周五收黑K留上下影線,技術指標9日KD出現下彎的趨勢,加上外資1月以來多站在賣方,上周累積賣超544張,調節意味濃厚,短線追高宜慎。(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陳信榮)
【時報-台北電】外資買盤帶動之下,聯德控股-KY(4912)近期股價帶量大漲,短線走勢轉強。上周五聯德控股-KY下跌1.5%作收,收盤價131.5元,成交量約562張,1月以來漲幅約二成。 聯德控股-KY受惠於美系手機客戶發表新機,手機零組件業務逐月增量,另外首度打入韓系手機大廠供應鏈,相關機構件去年第四季開始交貨,同時也取得韓系客戶白色家電的控制器散熱模組,產品線延伸至新領域。此外,美系運動器材客戶通知去年下半年緊急追單,訂單量倍數成長,挹注成長動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顥庭)
【時報-台北電】兆豐金控(2886)2020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250.34億元,2020年全年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達1.84元。法人分析,以過往兆豐金股利配發率80%設算,目前現金殖利率約5%,在下檔具殖利率支撐、存放款利差止跌回穩,且今年經濟展望樂觀,有利營運動能提升等利多加持下,持續看好。 三大法人進出方面,上周全數站在賣超,外資、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11,441張、672張、2,554張,後續觀察法人何時由賣轉買。技術線型觀察,兆豐金現在位於季線上。(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孫彬訓)
過年將至,各大飯店搶攻圍爐商機,大廚們紛紛發揮巧思,開發創意年菜。就有飯店業者選用墨魚汁淋在東坡肉上,創造出蘇東坡的墨筆,再度揮灑在佳餚上的意象。飯店業者透露,今年因為疫情衝擊,民眾都選在家鄉過年,年菜業績至少成長2成以上。熱鍋好的黑色墨魚醬汁,緩緩淋在,滷了4小時的東坡肉上,陣陣鹹香撲鼻而來,彷彿蘇東坡的墨筆,再度揮灑在佳餚上,飯店大廚發揮巧思,正式點燃,過年圍爐商機。另外軟殼蝦酥炸、 橘紅色四川乾燒炸蝦,喜氣又應景。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農曆春節倒數一個月 業者紛搶攻年菜市場迪化商圈推自煮禮盒 高檔年貨難得跌價年前不忘公益 傅子純.邱子芯認購年菜助憨兒
【時報-台北電】新光金控(2888)2020全年稅後淨利143.37億元,年減13.6%,EPS為1.11元。新光金指出,2020年最後二個月共虧損逾54億元,但新壽全年稅後獲利仍有71.24億元,至於新光銀行全年稅後獲利59.38億元,年成長7.5%,元富證券受惠台股大行情,經紀收益大增,全年稅後賺18.96億元、創歷史新高且年成長近23%。 新光金15日收在8.55元,成交量達44,180張、成交金額達3.8億元,近五日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4,123張,其中,外資賣超14,801張、投信買超47張、自營商買超631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魏喬怡)
【時報-台北電】電動車龍頭特斯拉股價迭創新高,不僅將執行長穆斯克推上全球首富寶座,押寶鋰礦商及鋰電池製造商的投資人也跟著受惠,成了特斯拉股價狂飆下的大贏家。 特斯拉15日股價雖收跌2.23%到826.16美元,但已有分析師喊其目標價可上看950美元。 鋰礦是生產電動車鋰電池的關鍵元素,相關金融商品行情隨著特斯拉股價翻倍水漲船高。Global X鋰電池技術ETF(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這檔基金,投資標的包含特斯拉和其他主打鋰電池業務的公司,2021年以來漲了15%,過去三個月飆漲超過65%。 澳洲鋰礦商Piedmont Lithium執行長菲利浦斯(Keith Phillips)表示:「你的電動車少不了電池,而你的電池不能沒有鋰礦。」Piedmont2020年9月底宣布與特斯拉簽下五年供應合約,助該公司股價一度暴漲近400%,開年來股價勁升近35%。 全球的電動車需求大起,開採生產鋰礦的業者,以及供應特斯拉等電動車大廠的鋰電池製造商,也跟著大發利市。 Global X破壞式技術分析師帕蘭德拉尼(Pedro Palandrani)指出:「只要是打入電動車供應鏈的企業仍有很大商機,投資人須多想想,心思不要只放在特斯拉身上。到了2030年,車市的電動車滲透率可達50%。」 美國製造銷售特種化學品的雅寶公司(Albemarle),在內華達州有鋰礦生產設施,2021年來股價噴漲近25%,過去三個月漲了幾乎一倍。雅寶也是Global X鋰電池技術ETF的第一大成分股。 雅寶近日公開表示,打算斥資3,000萬到5,000萬美元擴產,目標在2025年之前,將內華達州銀峰(Silver Peak)鋰礦場的產能提高一倍。全球主要的鋰礦場分布在澳洲、智利、阿根廷等國家,美國車商希望更多鋰礦是開採自本土。雅寶發新聞稿說:「全球掀起電動車熱潮,北美汽車製造商想確認他們的供應鏈安全穩定。」(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台股最近出現大多頭,回顧過去一週表現,漲多跌少,最後一個交易日雖然收黑,依然維持在1萬5千6百點的高點之上。放眼未來,美國釋出高額紓困,大大降低市場不安。而台灣本身在半導體、筆電以及面板等產業基本面依...
【時報-台北電】立積(4968)在WiFi 6需求可望在2021年大幅成長帶動下,出貨力道將更上一層樓。法人表示,立積WiFi 6射頻前端模組(FEM)訂單持續湧入,目前已經向砷化鎵廠加大投片力道,並在中國尋求更多測試產能,推估第一季合併營收將有望因此繳出淡季不淡成績單,第二季業績有望再度提升。 此外,立積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達53.50億元、年增94.6%,稅後淨利為8.53億元,使合併營收及稅後淨利同創新高水準。立積15日股價上漲2.39%至515元,寫下歷史新高價,三大法人一共買超173張。(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蘇嘉維)
【時報-台北電】泰山(1218)受惠基本面轉好,進入油脂需求旺季,業績可望提升,加上經營權題材加持下,近幾個月股價一路走強,上周五盤中更一度衝上29.2元高點,改寫1998年第三季以來新高,一舉突破5日、10日、20日均線,技術線型呈現多頭排列,後市有機會挑戰30元關卡。 本業營運回穩,加上轉投資全家挹注,2020年前三季已轉贏2019年全年,獲利估創新高。泰山宣示將強化高毛利的消費食品布局,拚本業獲利超過業外,且隨獲利增長,預計股利不會比過去差。過去兩年已分別配發0.8、0.9元現金股息。(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劉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