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經濟想保五 學者:增發國債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近日撰文指出,大陸當前基礎設施投資預計所需資金達人民幣(下同)16.5兆元,遠超財政預算可提供的10兆元規模。他指出,要實現今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中央財政需要擴大發債規模,增加財政赤字。

界面新聞報導,余永定表示,根據他年初所做的假設相比,除製造業投資外,1~4月大陸總需求各構成部分的增速都略低於當時的假設,特別是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僅4.1%,明顯低於年初的預想。

若用1~4月的數據來取代年初假定的數值,重新對2024年大陸經濟增長態勢進行分析,他強調「今年要實現5%GDP增速目標,要比年初預想的更具挑戰性」。

根據余永定最新測算,要實現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在淨出口增速幾乎為零、消費增速保持在4.1%、以及其他假設不變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要達到5.7%,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應該達到12.7%。

他進一步指出,2023年大陸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50兆元,已知基礎設施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為29.1%,2023年基礎設施投資總額應為14.6兆元。若2024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為12.7%,2024年基礎設施投資總額應該為16.5兆元。

余永定表示,根據2024年的財政預算,能夠用於基礎設施投資的政府資金不超過10兆元。由此來看,這一要滿足基礎建設的資金總額遠超過當前國債發行所能覆蓋的範圍,因此加大國債發行規模勢在必行。

余永定表示,除了為基礎設施投資籌資之外,大陸中央政府目前還急需處理房地產開發商違約和地方債問題,這都需要財政提供大量資金支援。在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的同時,也要加強貨幣政策對財政政策的支持。

余永定強調,政府應該打破「量入為出」的傳統財政觀念,債務問題的最終解決不是靠還債而是靠經濟增長,任何損害經濟增長的債務解決方式都將使債務狀況惡化。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界關切能源政策 劉德音喊話 超前部署電力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
明年電視面板出貨估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