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光專欄-指數高檔震盪 盤面個股表現

美國4月ISM製造業PMI為49.2,低於市場預期的50,也低於前值的50.3,其中,新訂單指數由51.4下滑至49.1、生產指數由54.6下滑至51.3、就業指數由47.4上升至48.6、供應商交貨指數由49.9下滑至48.9、庫存指數持平於48.2。

4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度低於榮枯線,新訂單指數與生產指數出現較明顯的下滑,且新訂單指數更是重回到榮枯線之下,整體製造業景氣雖有築底復甦的跡象,然而新訂單仍在榮枯線附近徘徊,顯示需求復甦力道並不十分穩固,且以ISM公布的產業評論來看,目前景氣較佳的子產業仍偏向上游相關,主要是原物料價格上漲所帶動,並非由終端需求回溫導致。

服務業方面,4月PMI為49.4,低於市場預期的52,也低於前值的51.4,其中商業活動指數由57.4下滑至50.9、新訂單指數由54.4下滑至52.2、就業指數由48.5下滑至45.9、供應商交貨指數由45.4上升至48.5。整體而言,4月服務業PMI是繼2022年12月之後再度跌破榮枯線,由於近期薪資成長逐漸緩和且超額儲蓄持續減少,預期消費力成長的趨緩將導致服務業景氣逐步降溫。

就業市場方面,美國4月非農就業新增17.5萬人,低於市場預期的24萬人;4月平均時薪年增率3.9%,低於市場預期的4%,也低於前值的4.1%,平均時薪月增率則為0.2%,低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0.3%;4月失業率3.9%,高於市場預期與前值的3.8%,失業人口則為649.2萬人,與3月相比增加6.3萬人,而近期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持穩在20~22萬人,顯示企業裁員腳步已有緩和。

廣告

綜合以上,PMI數據表現不如市場預期,就業市場及薪資成長呈現穩健及緩步降溫的態勢,不過核心服務業通膨仍展現高黏著度,因此,美國聯準會目前沒有調整利率的急迫性,預估第三季才會啟動降息,根據Fed Watch tool資料顯示,9月降息機率為68%。

AI產業仍是下半年核心產業,組裝相關的鴻海、廣達將帶頭表態,鴻海明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有機會突破12.35元歷史新高,後市仍值得期待,其餘ODM如緯創、緯穎,散熱的奇鋐、雙鴻,機殼的勤誠、川湖,固態電容的鈺邦,及CoWoS產能開始開出,台積電及設備股如弘塑、萬潤、辛耘等皆可持續留意。

非電子方面,可持續關注營建、生技族群及第一季財報表現佳的個股,像是生技獲利王保瑞,4月起併入美國藥廠Upsher-Smith,未來將成為年營收200億元的藥廠,明年EPS挑戰40元。本波表現強勢的營建股,漲多之後近期震盪程度也加劇,擇股要回歸基本面,可配合殖利率、建案認列時間及獲利成長性來操作,股價拉回可留意如冠德、勤美、海悅等個股。

在營收及財報表現佳的公司方面,如鼎基第一季毛利率水準及EPS都創歷史新高,3、4月營收也連續二個月創新高,今年EPS上看14元;汽車零組件受惠美國StateFarm擴大採用AM件,包括東陽、帝寶、泰茂、堤維西等,第一季獲利亦下創歷史新高,第二季並有望淡季不淡;另華航、萬海第一季獲利雖未創高,但大幅優於市場預期,海運及航空類股今年獲利有望上調。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