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境外基金短線交易 6月28日變好抓
【時報-台北電】抓境外基金短進短出更方便了。信託公會指出,過去銀行要抓投資人對境外基金短線交易資料,只能靠人工,無法透過集保公司的「基金資訊傳輸平台」獲取資料,不僅成本較高,還容易掛一漏萬,但在信託公會的爭取下,6月28日起境外基金資料也將比照國內基金,於投資人下單時一併透過該平台提供交易資料給銀行。
許多投資人喜歡把基金當成股票操作、短進短出,易影響基金投資組合的操作管理(例如經理人要賣股票保留較多現金來應付投資人的贖回),針對短線交易,基金公司在投資人贖回基金時增收一筆費用,這筆費用會歸入基金的資產中。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2021年第一季,國人投資境外基金規模達約新台幣3.7兆餘元,其中,根據信託公會統計,銀行「特定金錢信託」投資境內外有價證券的信託財產總額約為新臺幣3.28兆元,顯示銀行是民眾申購基金的重要銷售通路。
信託公會理事長雷仲達表示,銀行在呈報基金短線交易時會分國內基金、境外基金,過去只有「國內基金」可用集保「基金資訊傳輸平台」交換資料,當投資人有短線交易的情形時,銀行可透過該平台在下單時一併將短線客戶的相關資料提供予投信公司,但境外基金則未開放,銀行必須另外以傳真或mail方式提供給境外基金機構或總代理人,除了增加銀行人力成本,也可能因人工控管產生遺漏等問題。
信託公會2020年6月向集保公司爭取,建議「境外基金」可比照證投信基金短線交易的作法,下單時一併透過基金傳輸平台提供予總代理人,以完善基金傳輸平台作業功能。集保公司在2021年4月公告新增信託業擔任銷售機構時得透過「基金資訊傳輸平台」將境外基金短線資料提供予總代理人,並自2021年6月28日起上線實施。(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