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批台灣金融併購落後亞洲 金管會回擊:已有57件合併案

金融時報8日批評台灣缺乏國際或區域級銀行,不利國際市場。金管會銀銀行局官員下午回擊表示,民國93年以來(距今將近18年)已有57合併案。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金融機構要不要整併,從業務發展評估,涉及股東意願與規畫,金管會尊重市場機制。

倫敦金融時報周二(8 日)發出的駐台特派員席嘉琳(Kathrin Hille)評論文章指出,台灣缺乏國際或區域級銀行,這不利於台企拓展國際市場。

席嘉琳說,台灣的銀行家數太多,儘管台灣經歷 20 年整併,本土銀行仍多達 38 家,並持續由當地家族和公股行庫發號施令。

亞洲私人投資公司 TriOrient 總裁 Chris Cottorone 表示,國票金併安泰銀行破局,是一大警訊,台灣的併購活動一直落後亞洲其他市場,尤其是涉及外國私募股權的收購案,這顯示外國機構投資人不願進入台灣市場。

席嘉琳認為,金融業的現狀,對台灣整體經濟利益有害。她說,與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等地區相比,台灣缺乏一個全球級甚至區域級銀行,這不利於台灣產業開拓國際市場。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下午回應,金融時報「是從個案出發探討台灣金融機構整併議題」。但他認為整個金融業併購是由交易雙方自行決定,金管會僅提供友善法規與環境,鼓勵市場機制,在符合股東、客戶跟員工利益下,併購雙方應基於自身業務需要發展進行併購。

同時,童政彰也強調,據銀行局統計,我國自民國93年9月迄今,已有57件金控及銀行整併案,國銀家數亦從民國89年(西元2000年)的53家到39家(含3家純網銀)。至於金融機構要不要整併?童政彰強調,應從業務發展評估,涉及股東意願與規畫,金管會尊重市場機制。

廣告

延伸閱讀

鴻海MIH發布Project X計畫!「3人座電動車2023年底亮相」

跌怕了!10月台股有交易戶數大減34.7萬戶 當沖跌破8.4萬戶

【Hot台股】船會飛了!台股大場面再現 專家:底部翻揚行情開始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葉憶如:22年財經主流媒體資歷,從2000年Web1.0泡沫化到Meta元宇宙Web3.0,見證台灣大小企業集團興衰史,歷經國際5次金融危機。認為金融即生活,無所不在,再難的理財知識要淺白的說。無論老小都該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