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星國逐漸取代的香港玩完了嗎?專家這樣說

曾任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的耶魯大學資深研究員羅奇 (Stephen Roach) 上週重申今年初所提出「香港玩完」的觀點,再次引發市場討論。羅奇強調香港與中國在經濟及政治上的連結愈趨緊密,香港能改變的空間也愈來愈小。建議香港應在金融業以外,擴大經濟基礎及吸引科技研究。

羅奇還指出,香港經濟正面臨經濟基礎正在削弱、中美關係日趨緊張正影響香港以及喪失政治自主權等三大挑戰。

羅奇看壞香港前景之際,恰逢新加坡逐漸取代香港成為新的「亞洲金融中心」,彭博產業研究 (Bloomberg Intelligence) 最新分析指出,近年香港房市暴跌象徵著香港未來,恐怕不斷失去作為「亞洲首要金融中心」的利基。

但新加坡真的會成為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嗎?

專家認為,目前來看還不是,因為新加坡資本規模還比不上香港,且必須滿足三大條件才能成為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分別是健全、透明和高效的法律制度、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才儲備以及一個可吸引全球人才都願意來此工作、居住的穩定環境。

在市場規模上,香港股市市值去年 3 月超過 3.8 兆美元,新加坡證交所市值約為 6800 億美元,香港債市規模約 2.3 兆美元,新加坡約 1.8 兆美元。香港的滙豐、渣打、中信銀行、恒生銀行及中國銀行的總資產超過 5 兆美元,新加坡銀行總資產規模約 2.2 兆,其中新加坡電訊銀行、大華銀行跟星展銀行三大銀行總資產約 1.4 兆美元。此外,亞洲近一半的避險基金經理在香港。

廣告

雖然資本規模還輸給香港,但新加坡追得很兇且狂搶富人,新加坡允許成立可變資本公司 (VCC),讓潛在客戶將大量資金存放在當地金融中心,省稅又祕密,香港則更早 2 年允許成立「開放式基金型公司」(OFC),如今也取得不錯的進展。

不過,香港主要服務於中國市場以外加上部分中南半島,新加坡主要服務於東南亞市場,兩個市場的資本規模和經濟總量就有很大的區別。

東南亞有 10 個經濟體,人口 6.8 億,經濟總量為 3 兆美元,中國則有 14 億人口,經濟總量 18 兆美元。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