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超高齡社會 建築業展新風
面對超高齡社會,建築業不能再只是以地段、建材設備及資產維護的物業保全為主,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柏憲強調,應朝規劃社區共融、全齡多世代、友善環境為核心思維,提供康、養、旅、居多元功能的複合式建築為新走向。
台灣高齡人口,從2025年起有超過20%是65歲以上,李柏憲解析,目前台灣建築產業從三個面向觀察,就會發現準備不足,且衝擊已經存在:一、生產面:誰來蓋房子?近幾年營造業存在缺工問題,凸顯營建業高齡勞工增加且出現明顯退休潮,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未來只能朝調高工資、引進外籍營建業勞工及自動化生產方向思考未來發展。
二、消費面:誰要買房子?根據主計總處公布2020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報告內容顯示,全國住宅自有率為78.6%,再加上內政部公布2023 年上半年全台房屋贈與移轉共2萬7930棟,創9年同期新高,不代表未來台灣不會有無殼蝸牛,但有極高度未來會獲得長輩的房屋贈與移轉。
三、產品面:需要什麼房子?從人口角度發現出生人口數不斷探底,房地產未來還是一直走首購嗎?109年台灣人口年紀的中位數是42.7歲,代表兩年後來到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勢必會面臨到長照與獨居問題。由此可以看到陸續未雨綢繆找尋自己老後生活的銀髮住宅或養生村,必然是一個未來需求的顯學!
李柏憲指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多年來推動「共生宅」核心概念與價值,希望建立友善、無障礙、通用與社區共融,從社區共融的外共生到由獨居轉移居的內共生關係。
一、社區共融:社會大眾普遍以長照邏輯認知高齡市場需求,其實,應更廣義定義老後生活多樣化的豐富性,共生共存生態圈的成形,以促進持續健康有機生活型態,提高環境與人、人與空間相融性,這才能具備「生產、生態、生活」的在地老化。
二、獨居與住宅關係:當把建築聚焦於此觀察,發現台灣長期生活面向是以居住空間及外部環境做延伸串接,但老舊房屋過多情況下,讓高齡長輩產生走不出去的獨居生活。
因此李柏憲說,共生宅的需求是建立在三個重要因素上,分別是房屋的老舊、避免獨居生活產生、健康促進與預防失能觀念的建立。
建築業應朝規劃社區共融、全齡多世代、友善環境為核心思維,提供康、養、旅、居多元功能的複合式建築為新走向。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