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中國房地產從業者新「圍城」 不用加班熬月光 也看不到曙光

傍晚 6 時,天還未暗,張瑞(化名)就提包下班了,走的時候公司只剩一個人。作為從業近十年的中國地產人,現在是他工作強度最低、但最焦灼的時候。

據《第一財經》報導,張瑞是一家中小型民企的員工,此前他在許多頭大型建商工作過,見證行業熱火朝天的年代。三年前,他從一家出現危機苗頭的公司離開,來到這家規模不大、但有一定生存空間的小企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他也經歷一段平和滋潤的時光。

但是,房地產行業大勢調整,沒有企業能躲過周期。張瑞剛來時,企業還有投資拿地等動作,不乏向上發展跡象。可如今,公司已許久沒有新增土儲,僅處理在建項目保交屋。張瑞直言,核心問題還是「房子賣不動」,即便賣出去,資金也趴在監管賬戶上,難以回流。

今年以來,房市曾短暫回暖,曇花一現後,許多地產人的心態再度暗淡。「從我們公司銷售數據看,2 月份是最好的一個月,後來不是慢慢變差,而是突然斷層,此後銷售就一直沒起來。」他說,除了華東等區域,華南等許多城市的銷售都一般,三、四線城市的表現更差。

在上述困境下,裁員難以避免。「現在該裁的都裁差不多了,已經沒多少人了,聽說後續可能還會減,我手下現在就一兩個人。」張瑞無奈稱,以前有新建案開盤、交付都要去驗收,現在沒新建案,工作量少了許多,把在建項目賣掉,處理好手上的事就行。

身處裁員降薪漩渦中,張瑞也沒能避開風波。今年他的工資只領到 3 月,且比以前少 20%,公積金等也都降到最低標準。公司為了控制成本,那些已經被裁掉的員工,也沒一次性拿到賠償,公司簽了協議,要分期支付。

廣告

張瑞想過換工作,但這並不容易。他表示,現在業界央國企和部分民企的情況較好,但這些企業傾向於開基層職缺,找年輕人,有資歷者反而更難再就業。

相較於民營建商,央國企地產人心態相對穩定。即便如此,焦慮也時常如影隨形,房子難賣、好地難拿,央國企地產人一樣有煩惱。

李蕊(化名)對此深有體會。身為一家央企地產從業者,她最早在北方城市做營銷,後期轉到集團總部。以前,她所在的區域公司沒有很強優勢,公司在績效考核上十分嚴苛;來到總部後,雖然在一個看似不「內捲」的部門,但如今的行業環境,讓她體會到另一種壓力。

「現在加班基本上是常態,正常應該 5、6 點下班,現在最早也要到 7、8 點,如果出現臨時性任務,通宵也是會有的。」李蕊坦言,雖然自己不在績效一線,但同樣會捲一些非事務性工作,很多同事因此主動離職。收入方面,有人降有人沒降,去年公司倒是有發年終獎。

對今年樓市行情的變化,「可能 1~3 月份還是小陽春,5 月份就降得特別猛。」她表示,但變化不是今年才出現,其實疫情三年以來,無論行情還是從業者的心態,一直是緩慢下行的狀態。即便年初小陽春時,公司內部也非常謹慎,從管理層到員工,都充滿危機感。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