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海運亞歐線 再吹漲風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貨櫃海運亞歐線「漲」風再起,航商除了不願賠錢跑船喊漲,更要為第四季開始的明年長約價談判蓄積籌碼。赫伯羅特、達飛(CMA CGM)陸續宣布從11月1日起調高亞洲到西北歐運價,達飛每40呎櫃漲至1,800~1,850美元,赫伯羅特每40呎櫃漲至約1,750美元,較目前現貨市場行情大漲約500~1,000美元。

在歐系航商率先開盤後,據了解,長榮、陽明等亞系航商的歐洲線也要喊漲,市場傳出可能在20日前後表態。

業界大老分析,這波漲價有兩大重要戰略意義,一是根據過去經驗,大陸十一長假過後復工,11月初貨量出來,航商趁著這波漲勢測試市場,希望找到船貨可接受但航商不賠錢的運價區間。

二是為了即將開始的歐洲線長約談判,拋出定錨價。目前歐洲線現貨市場運價每40呎櫃跌破1,000美元成本線,來到800~850美元,若不使盡洪荒之力拉高現貨價,長約很難談下去。

這是歐洲線今年來第二次喊漲,馬士基、赫伯羅特等在8月曾帶頭喊漲,調高亞洲至西北歐不分類貨品運價(FAK)每20呎櫃漲至1,025~1,050美元,每40呎櫃漲至1,900~1,950美元,以當時現貨市場運價換算,調幅高達30%~50%,但隔周就開始回吐。

業界表示,11月開始進入傳統淡季,今年受到戰爭、通膨、升息等影響,航商此時喊漲,成功率、漲幅、延續性都面臨嚴峻考驗,更根本問題是供需嚴重失衡,今年新造船下水創新高,且萬TEU級大船多數投入歐洲線,這波漲價也在考驗航商是否有護「價」的默契。

廣告

第四季進入歐洲線今年長約簽約關鍵期,歐系航商通常擁有較高比例的長約客戶,亞系航商長約比重多在三成以下,去年下半年景氣開始反轉,航商歐洲線長約客戶比例傳出都下降,近期運價破底,更傳出部分航商微調長約價。

根據航商官網或發出的漲價函,海運三哥達飛從11月1日起調高亞洲到北歐運價,每20呎櫃1,000美元,每40呎櫃1,800美元,特殊櫃跟冷凍櫃40呎櫃收1,800美元;海運五哥赫伯羅特從11月1日起亞洲運往北歐貨載每20櫃運價漲至1,050美元,每40呎櫃運價漲至1,750美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2檔補漲股 外資買不停
台股基金夯 19檔淨值破百元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