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艾伯維犯下的630億美元大錯誤

艾伯維(AbbVie)(NYSE:ABBV)早前宣佈有意以630億美元(或每股188.24美元)股票加現金的方式,收購愛爾蘭藥廠愛力根(Allergan)(NYSE:AGN)。更具體來說,艾伯維會就愛力根股東目前持有的每股股份開價120.30美元和0.866股艾伯維股份。

艾伯維是應該向外收購的,筆者會在下文解釋原因。不過,收購愛力根是一步壞棋,尤其是這次收購較當時股份收市價溢價45%

以下先讓我們看看交易背後的理據。

為甚麼艾伯維需要進行收購

簡單來說,是考慮到復邁(Humira)的情況。自體免疫藥復邁曾經是2018年全球最暢銷的藥物。不過,由於專利過期,加上美國國外生物仿製藥競爭對手蠶食收益,復邁將於日後為艾伯維帶來沉重負擔。復邁上季的美國國內收益增加7%,同時全球收益按年下跌28%。美國收益在2023年前應會維持穩定,但上季復邁佔艾伯維經調整總收益的57%,公司正面對可怕的專利權懸崖。

換言之,以前成功的旗艦藥復邁可能會拖累艾伯維。

為了堵塞缺口,艾伯維正努力發展多種自體免疫藥,希望在更多人留意到復邁無法避免客戶流失前,這些藥物可以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最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將艾伯維的自體免疫藥Skyrizi用作治療銀屑病。該藥物正進行其他多項適應症的第三階段測試,包括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和乾癬性關節炎。公司的下一個項目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藥Upadacitinib,預期會在第三季前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進行審查。分析師相信,這些藥物日後的最高年度銷量合共可達95億美元。金額固然不少,但仍然遠低於復邁剛在去年帶來的199億美元。

簡而言之,如果不進行收購,艾伯維的增長前景有限,因此需要新的增長動力。

為甚麼收購愛力根不能解決問題

艾伯維需要收購擁有大量研發中產品,可以帶來商機的高增長公司,而愛力根絕非其中之一。

於上季,愛力根的收益下跌2%,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每淨股收入僅上升1.3%。愛力根的旗艦藥Botox增長緩慢,而且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如果愛力根正在研發的產品充滿商機,也許這宗收購還會有可取之處。可惜愛力根的產品潛力不大。

筆者並不是說愛力根完全沒有潛力。公司的某些產品其實前景不俗,但看上去,大部分均難成大器。例如,分析師預測公司希望於2020年獲批的申請中青光眼藥Bimatoprost SR,會在2026年前達到約6億美元的年度最高銷量。不過,對於去年收益高達158億美元的愛力根來說,Bimatoprost SR的貢獻只是杯水車薪。

愛力根最具潛力的藥物Abicipar可用於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公司指該款藥物的年度最高銷量可高達30億美元。可惜的是,藥物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可能無法與再生元製藥(Regeneron)的愛亮眼(Eylea)和諾華(Novartis)的Brolucizumab等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其他申請中藥物順利競爭。具體而言,8.9%使用Abicipar的患者出現眼内炎,較其他競爭藥物申報的患病率高出一倍或以上。

此外,愛力根處於最後階段的抗抑鬱藥Rapastinel在3月未能通過臨床試驗,更加令公司不值得投資。

價格亦太高

現時,艾伯維提出以630億美元收購愛力根,作價為後者於2018年收益的四倍以上。這樣的估值在生物科技界並非聞所未聞,但通常是因為公司擁有極高增長潛力,而本身又難以完全發揮。

問題是愛力根完全不是這類公司。由於預期愛力根今年在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每股淨收入中間數值為3.50美元,按照市盈率分析,艾伯維開出每股188.24美元的建議收購價顯得離譜。 而且,並無跡象顯示艾伯維有意效法輝瑞在2016年嘗試的稅務倒置安排,透過收購將公司遷冊至稅率較低的愛爾蘭。坦白講,收購的預期協同效應總額僅有20億美元,不足以令交易變得吸引。

無論如何,筆者認為愛力根的股東應該相當高興。儘管由於愛力根的業務表現平平,導致這次的建議收購價遠遜於輝瑞在2016年提出的1,600億美元,但我個人認為,這宗交易對公司的股東而言,就如天上掉下的餡餅。

More reading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