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市場情緒指標與不確定性指數之 台指選擇權避險績效

本文以2012年至2021年之台指選擇權日資料為研究樣本,探討結合市場情緒指標及不確定性指數之波動度模型,是否能提升選擇權之避險績效。

本文將股票情緒指標(市場週轉率(TO)、三大法人周轉率(ITOR)、券資比(FBR))、選擇權情緒指標(賣買權交易量比率(PCV)、恐慌指數(VIX)、賣買權未平倉量比率(PCO)、五大交易人PCO(FTPCO)、十大交易人PCO(TTPCO)、五大法人PCO(FIPCO)、十大法人PCO(TIPCO))與不確定性指數(美國每日新聞指數(UDN)、基於推特的不確定性指數(TEU)、每日傳染病股票市場波動追蹤指數(EMV)、地緣政治風險指數(GPR))分別納入波動度基準模型中,透過多元迴歸模型建構不同的波動度模型。最後藉由Black-Scholes模型以Delta避險策略,探討何種波動度模型有較佳之避險績效,再者,情緒指標高低會使得選擇權避險績效存在非對稱現象。

作者:*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系研究生 許景淳、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系教授 張嘉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系教授 簡美瑟

*通訊作者E-mail:jim5689773

@gmail.com

發表人:許景淳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15檔投顧點將 拚金牛甩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