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焦點】美債殖利率上升快到盡頭,投資機會逐漸浮現?將資產佈局於美國公債可行嗎?

日本央行微調殖利率控制政策,再次放寬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波動區間,將 1% 的上限視為參考,並取消每日固定利率購債,然而此次日本央行對於 YCC 政策的調整幅度不如市場預期,日圓 / 美元一度貶至 152.09。另外,在聯準會宣布暫停升息及 Powell 發表中性談話後,近期美債殖利率回落、美股四大指數走強。

一、上週盤勢與本週大事 - BOJ 微調 YCC 政策,聯準會暫停升息

上週日本央行微調殖利率控制政策,再次放寬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波動區間,將 1% 的上限視為參考,並取消每日固定利率購債,然而此次日本央行對於 YCC 政策的調整幅度不如市場預期,日圓 / 美元一度貶至 152.09。另外,在聯準會宣布暫停升息及 Powell 發表中性談話後,11/2 美債殖利率回落至 4.67%,美股四大指數齊漲。

二、美債殖利率上升的原因 - 升息預期、供需失衡、期限溢價轉正,推動殖利率上升

在過去這一年多來,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的原因,主要與聯準會升息有關,因為在利率上升之後,對於投資人而言,美國公債就變得沒那麼有吸引力,便會開始拋售手上的債券,而當市場上債券的供給量變多後,債券價格下跌,債券殖利率上升,從下圖也能明顯的看出美債殖利率與基準利率呈現正相關的趨勢。

此外,聯準會在升息的同時也持續進行縮表,每月預計會縮表 950 億美元,截至 11 月初,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經相較去年五月的峰值減少了超過 1 兆美元,而美國財政部持續擴大發債規模,也進一步增加對債券的供給;在需求方面,聯準會是美債最大的需求者,但從 2022 年開始,聯準會為了抑制通膨,開始縮減債券購買量,另外美債國外第二大持有者中國,已連續 5 個月減持美債。因此,美債供給增加,但需求卻減少的情形,推動美債殖利率上升。

另一項推升美債殖利率的重要因素是期限溢價轉正。美國長債殖利率由通膨預期、實質利率預期、期限溢價組成,其中期限溢價(term premiums)是對投資者持有長期債券的風險補償,以往由於持有長債利大於弊,期限溢價為負值,是殖利率上升的阻力,但近期因為美國政府大量發債,持有長期債券的風險升高,使得期限溢價轉正,成了推升長債殖利率的一股力道。

總經數據不好懂?幫你拆解關鍵數據,法人觀點一次掌握,盡在豐學 PRIME!限時免費中

三、殖利率上升的影響 - 對股市產生排擠效應、利差擴大美元走強

廣告

美債殖利率上升,最直接受到衝擊的是美國股市,因為債券風險較股市的風險低,在公債殖利率飆高時,投資股市的報酬率又不一定會比投資債券高,便會傾向把資金從股市移入債市,造成股票指數下跌,就如同下圖所示,通常美債殖利率與股價指數會呈現反向變動關係。所以近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也引發美股重挫,標普 500 指數、道瓊工業指數、那斯達克指數都跌回了四個月前的水準。

美債殖利率升高會讓各國與美國利差逐漸擴大,將會吸引更多海外市場參與者投資美債,美元資金回流,使美元持續走強,但這同時也會為各國貨幣帶來沉重的貶值壓力,其他經濟體的進口成本會上升,通膨難降,對世界各地持有美債的政府及企業而言,也會明顯感受到債務壓力變重。

四、未來殖利率走向 - 通膨緩解、就業降溫,美債殖利率有望回落

聯準會未來是否還會升息,還是影響美債殖利率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回頭來檢視通膨數據的表現,藉此判斷未來是否會再升息,以及美債殖利率是否會持續攀升。

首先在通膨方面,美國 9 月核心 PCE 從 3.84% 下降 3.68%,核心 CPI 從 4.39% 降至 4.13%,顯示通膨正穩定下降。

此外,11 月 FOMC 會議上決議暫停升息,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上也顯示,預期 12 月將再次升息的機率從一個月前的 39% 降至 19.6%,市場普遍認為 Fed 升息任務已經完成,且在明年 6 月會開始降息。

隨著升息到了尾聲,以及美國財政部 11/1 公布的發債金額低於預期,美債已經有回落的跡象,這一周以來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降了 4.41%,預期未來美債價格將持續回升,但由於聯準會貨幣政策仍處於緊縮階段,因此殖利率下降的幅度並不會太大。(推薦完整閱讀:本周爆報

延伸閱讀推薦:

1. 新手如何買股票|從網路開戶到下單委託,買進第一支台股!

2. 股票買賣點怎麼看?MACD 指標是什麼?|新手技術分析

3. 聯準會 11 月續暫停升息,美債反彈如何投資,領取「債券新手知識」系列教學!

4.【豐學 PRIME】歡慶上線,總經、產業、個股都幫你準備好了!限時免費中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