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華 開發森林碳權邁大步

大同集團旗下福華電子攜手國內多家企業共組策略聯盟,邁出台灣企業在國際森林碳權一大步。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同集團旗下福華電子攜手國內多家企業共組策略聯盟,邁出台灣企業在國際森林碳權一大步。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同集團旗下福華電子攜手國內多家企業共組策略聯盟,26日簽署碳權合作備忘錄,該策略聯盟邁出台灣企業在國際森林碳權一大步。福華開發位於印尼馬魯古省西蘭島西部的森林,面積14.4萬公頃,碳權年產量約100萬噸,在全球最大的美國碳權核發機構Verra註冊,可望於第四季完成認證,預計2026年可供應碳權。

與福華簽署MOU的企業,包括佳格食品、雙喜營造、三陽工業、新光鋼鐵、前端風電、樺晟電子等十餘家企業,涵蓋各產業,未來這些企業都可能是福華碳權的潛在買方。

福華是台灣唯一進行實質國際碳權開發管理的上市櫃公司,聚焦碳權開發及管理,這個開發案與當地合作夥伴印尼馬魯古省林業單位,簽署森林共同保育協議,並推動當地林下經濟,提升當地貧窮線下居民的生活水準,保護生物多樣性,此合作協議至2051年止,30年下來碳權產量約3,300萬噸。

福華除了開發印尼森林碳匯之外,也持續推進紅樹林的藍碳開發,但藍碳驗證較難、進度尚無法預估準確時程,現仍以森林碳匯為主。

福華電子董事長洪奇昌表示,台灣腹地小、開發碳權空間有限,海外碳權認證完成後,規劃可能上架新加坡、印尼、泰國,甚至德國交易所,但擔憂國際不承認台灣碳權交易,暫時不考慮上架台灣碳交所。

福華智能總經理馬瑾瑤表示,碳權有愈來愈少、愈來愈貴的趨勢,相關研究顯示,全球碳權庫存僅夠八天燃油排放量,2018年起碳權投資報酬率587%,比比特幣和那斯達克交易市場還高,公司內部減碳成本每噸7,000元、使用綠電每噸逾1萬元,碳權每噸600~900元,使用碳權更有效率及價格優勢,而自然碳權更有市場性、價格更有競爭力,未來可望取代再生能源碳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豪宅、第三戶房貸 調高利率地板價